每套房屋的公攤面積是不一樣的,不是以步梯房和電梯房和固定值來區分,所謂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簡稱,它與套內建筑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積。
各戶分攤公用建筑面積的計算方法:其基本思路就是用各戶套內面積按比例進行分攤:計算分攤系數:分攤系數=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各套內建筑面積之和=(總建筑面積之和一各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各戶套內建筑面積之和。 各套房的公用分攤面積=分攤系數×各套內建筑面積。對于公攤面積的處理,目前我國尚無法律對公攤面積加以約束,只有建設部的行政規章和地方政府的部門文件做出的原則性規定。
(資料圖)
相對來說電梯房更保值,根據政策規定:“四層及四層以上新建住宅建筑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9米的新建住宅建筑應設電梯,且應在設有戶門和公共走廊的每層設站。”在未來,多層的步梯房不會再建,取而代之的是多層的電梯房。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未來的樓市里,電梯房會占據主流,而步梯房在電梯房不斷成熟后,或將會逐漸消失。
電梯房公攤真的比樓梯房大嗎?
電梯房的公攤一般來說是要比步梯房的公攤更大的,因為電梯房要比步梯房多出一個電梯井的區域,不過實際公攤不只是電梯,還要包括許多的方面,由于規劃不同,步梯房的公攤也有可能是比電梯房更大的。
1、梯戶比與住宅密度
這是影響生活舒適度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衡量電梯房品質的要素之一。梯戶比上來說,24層以上住宅應做到1梯2戶或2梯4戶;同時還有電梯的質量,主要就是電梯的速度問題,這樣可以保證在使用高峰期時減少等待的時間。一般來說,密度越低,居住的品質越高。
2、水電情況
電梯房的供水是先將水抽到頂層水箱,再由頂層往下供,這樣是為了保證高層住戶不會因為水壓問題用不了水。但這樣也就要求電梯房的應急發電機組的配置就很重要了,即使市內停電時,也能保證水和電梯等等可以暫時運行。
3、消防安全
樓梯間、消防電梯間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難層(間)設置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可采用蓄電池做備用電源,且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少于20分鐘;高度超過100米的高層建筑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少于30分鐘。
4、物業管理
高層住宅的住戶較多,在安全防盜已經突發狀況時的疏散都需要有安保人員負責。所以在底層設置值班警衛室,以及監控安保等都應該準確到位。
5、戶型格局
電梯房多采用框架式結構,室內的隔墻都是現澆混凝土,所以一般是不允許打通,也就是說戶型的結構是輕易不能改變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