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寧波市海曙區召開中小學“山海研學”工作推進會,現場發布了《山海研學——海曙區中小學研學活動指南》,12條研學線路火熱出爐。
據悉,《活動指南》中有規劃的12條研學線路,以及各基地(營地)課程的詳細介紹。有從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研學基地出發、追尋光輝足跡的“紅色鑄魂線”;有從天一閣、鼓樓沿到梁祝文化公園的“文化尋根線”;有去荃盛數字化工廠觀摩、去王升大糧油工藝博物館感受時代變遷的“飲食探秘線”;還有去屠呦呦舊居陳列館參觀、再到寧波國醫堂領略中醫藥文化的“中醫藥街區線”……學生可以在這些“行走的課堂”中,獲得不一樣的成長。
活動現場,三十余個剛剛獲得區級研學基地(營地)授牌的基地展示了各自的特色課程。龍觀莊園研學基地的蜜蜂課程、向陽舍慢生活農場的茶旅項目、李岙紅色文化實踐教育研學基地的美麗鄉村研學課程……每一個項目都內涵豐富,特色鮮明。
“研學不是走馬觀花式地‘到此一游’,而是要真正讓學生學到課堂之外的東西。”寧波市李興貴中學書記毛平陽說,現在的研學經過精心設計,有了課程方案和評價機制,能促進各項育人目標落到實處,引導學生更好地成長。
海曙區古林鎮布政小學校長鄒其波深表同感,“孩子們出來一趟不容易,一定要讓他們有所得。以后我想在研學前后都給學生們上課,一堂開篇課,一堂總結課,讓學生在行走實踐中多觀察多思考,在切身體驗中感悟成長。”
海曙區教育局黨委委員、副總督學許鵬浩表示,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在保證安全和規范的基礎上,各個基地(營地)方面要重視課程開發,深層次把握育人導向;學校方面要重視考核評價,將學生參加研學的結果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同時注重研學后延伸教育,鞏固研學旅行育人成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