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張健)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關系家庭幸福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作為學生成長的必要前提,校園食品安全事關每位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全面發展。然而,近年來頻頻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讓人們對校內食品的質量和安全產生了擔憂,為監管部門和全社會敲響了校園食品安全的警鐘。為此,各方積極行動營造安全衛生的校園食品環境,成為當務之急,也具有深遠意義。
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教委、市衛健委開展了2023年秋季開學前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旨在從源頭嚴防校園食品安全事件,為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也為各地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樹立了積極典范。
這次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的重點,集中在“學校食堂、學生餐配送企業、學校周邊200米范圍內的食品經營單位”這三類主體上,著力排查風險隱患。這種分級分類的檢查方式,有助于針對不同食品經營環節的特點,制定更精準的整改方案,從而提高整體的食品安全水平。而對于“三類主體”的自查和問題整改,更是明晰了食品安全的主體責任,將責任壓實到每個環節,確保食品從采購到加工再到供應的全程可控。通過深入自查和全覆蓋檢查,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源得以被識別和管理,從而防患于未然。同時,對重點問題,例如清潔操作間環境衛生、食材清理、從業人員健康檢查等的檢查整改,也突出了監管部門的細致入微和科學管理,將直接影響到食品安全的保障效力。
此外,北京市本次專項檢查還實現了市級市場監管、教育和衛生健康部門的職能全覆蓋。這種聯合監管的模式,有助于形成多方合力,為問題的發現和整改提供更多維度支持,共同構建起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堅固堡壘。更值一提的是,檢查工作的督導方式有所創新。市級市場監管、教育和衛生健康部門組成的聯合督導組,通過“四不兩直”的方式,對北京各區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情況進行抽查,強化了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這種督導模式,可以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確保各項整改措施落到實處,值得推廣借鑒。
總的來看,北京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體現了監管部門的堅定決心,也展現了監管的剛性與科學性——三部門協同合作,從源頭抓起,嚴把每一個環節,確保校園食品的安全、健康和品質。期待這次行動能夠取得顯著成果,為廣大師生創造一個放心、健康的學習環境,為全社會樹立食品安全的信心與安心。同時,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持續關注,建立長效機制,保障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持續深入進行,讓每個家庭都能信賴校園餐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