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美元是目前全球主導的貿易和儲備貨幣。自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來,美元逐漸取代黃金成為國際貿易和金融系統中的主導貨幣。幾乎所有國家都使用美元作為跨境貿易結算的主要貨幣。近期,金磚國家組織的成員國一直在推動跨境貿易中使用本幣結算,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資料圖】
當地時間9月4日,巴西紙漿企業埃爾多拉多公司(ELDORADO)實現了對中國的出口紙漿時,首次使用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該公司首席財務官費爾南多斯表示,這次嘗試對于埃爾多拉多公司來說是全新的經驗。該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巴西紙漿工業領域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其生產的紙漿有約四成銷往中國。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俄羅斯、巴西、阿根廷、伊朗、德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在內的30多個國家已經開始在對華貿易結算和投資中使用人民幣。這一舉動被認為是金磚國家加強經濟合作和多邊主義的重要一步。通過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不僅可以降低跨境貿易成本,還有助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升其國際地位。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人民幣已經成為重要的國際支付和儲備貨幣之一。推動更多國家使用人民幣結算,將進一步加強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提升中國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影響力。
——人民幣外匯儲備規模及占比穩步增長
目前,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規模和占比穩步增加。超過70家境外央行類機構已進入中國的銀行間債券市場,超過75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央行和貨幣當局的外匯儲備規模達到2875億美元,占比為2.5%。相較于2016年加入特別提款權籃子時的水平,人民幣的儲備占比提高了1.4個百分點。
——數字貨幣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數字貨幣對于人民幣國際化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人民幣支付結算業務的發展、支付結算系統的完善以及打破國際貨幣使用慣性三個方面。通過提高跨境結算效率,法定數字貨幣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公開透明等特點,將成為SWIFT系統的有力競爭者,有望避免美國利用SWIFT系統進行“長臂管轄”,降低人民幣跨境結算的安全隱患。
然而,中國央行法定數字貨幣的發展必須在推動金融改革以實現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的前提下進行。只有在資本賬戶開放的條件下,中國的數字貨幣才能實現高效的跨境支付清算,從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
——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前景廣闊
關于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前景,高盛、花旗和摩根士丹利等三大投行都認為,人民幣有望在2030年成為世界第三大貨幣。高盛預計,在未來五年中,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將提升至6%至7%;摩根士丹利預計到2030年,這一占比將達到5%至10%。此外,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的創始人達利歐也對人民幣國際化前景持樂觀態度。在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推動下,人民幣國際化將充分利用眾多歷史機遇,有望成為世界第三大貨幣。
9月3日,在2023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司長金中夏表示,目前,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第五大儲備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第五大交易貨幣和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
南開大學校長陳雨露認為,截至2022年末,人民幣已經成為繼美元和歐元之后的第三大國際貨幣,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總體呈現長期增長趨勢。然而,要實現2035年人民幣與美元、歐元等量齊觀,需要滿足三個條件:首先,基本完成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中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其次,我國金融市場深化和人民幣國際化基礎設施建設要取得長足進步;最后,中國金融體系的制度性開放和風險控制體系之間要實現高階平衡。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金融行業創新趨勢與企業發展戰略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