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欠薪停運”漩渦中的愛馳汽車傳來最新消息。
5月18日,愛馳汽車對正在居家辦公的員工發布通知稱:一是公司正在努力解決4月社保公積金繳納問題,明確后會另行通知;二是為了保證5月及以后剛需員工不出現社保公積金中斷情況,開通了自費墊付社保公積金繳費通道,同意的員工勞動合同變更至上海億維之家公司,并要求在5月25日之前打款至相關賬戶,不同意的員工則需等公司資金情況緩解后補繳。
連續兩月欠薪后,現在連社保公積金也繳不起了,這則消息無疑證實了愛馳汽車資金狀況正在進一步惡化。
(資料圖片)
除此之外,目前這家造車新勢力的APP已經無法正常顯示,被曝出拖欠供應商和代理經銷商款項等。這一系列反常現象的背后,是愛馳汽車面臨的挑戰。
曾經“兵強馬壯”的愛馳汽車被認為是最靠譜的造車新勢力,不僅吸引了騰訊、寧德時代等明星股東入股,而且創始人付強和一眾高管也有汽車行業的光輝履歷,但最后還是走到了命懸一線的邊緣。
無疑,2023年的汽車行業正在經歷殘酷的“淘汰賽”,前有天際、自游家等正逐步銷聲匿跡,后有威馬奄奄一息、恒馳汽車停工停產,特別是隨著新能源政策紅利消退、傳統車企由守轉攻,新勢力們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生存大戰來到了緊要關頭。
只是,有新勢力黯然退場,也有后來者雄心勃勃欣然入局,但在淘汰賽的下半場,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笑到最后的終是少數。
01、誰在遭受損失?
4月10日,愛馳汽車人力資源部發布《關于三月工資延遲發放的通知》,使其資金短缺情況被曝光在聚光燈下。面對輿論聲浪,愛馳汽車向媒體回應稱,工資延遲發放,公司運營一切正常。
5月6日,愛馳汽車發布郵件,告知員工楊浦總部從5月6日17:00開始進行系統線路臨時檢修維護,并要求總部員工即日起暫時實行居家辦公。
不過,據愛馳汽車員工透露,居家辦公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愛馳汽車已經暫停運營,同時資金短缺導致拖欠了超過百萬的租金、物業費和水電費等,遭遇拉閘停電,總部員工不得不離開辦公室居家辦公。
5月10日,愛馳汽車人力資源部又下發四月工資延遲發放的通知;一周后的18日,愛馳汽車發布消息,讓員工自費墊付社保公積金。
無疑,愛馳汽車出現經營困難,最先受傷的是員工。目前已有多名愛馳員工跑到社交平臺上維權,其中最集中的訴求是,希望拿回自己應得工資。另外,還有網友爆料稱,在職欠薪問題已經統一交給勞動局處理。
員工維權討薪,也意味著公司運營陷入停擺。
目前愛馳汽車APP無法正常登陸賬號,多個板塊內容被清空,保養服務套餐、整車終身質保權益、充電槍等多項服務已無法正常使用。據車主反饋,車機現在也無法使用APP程序。
除此之外,供貨商也受傷不輕。有媒體報道稱,自從去年底愛馳汽車就暫停向供貨商支付貨款。有供應商在愛馳辦公樓下拉橫幅追討欠款,還有供應商匿名表示,仲裁贏了但拿不到貨款,等申請強制執行了才給。
代理經銷商這邊的情況也好不到哪里去。據某經銷商向媒體表示,愛馳廠家此前承諾返還的裝修和試駕返利共計50萬還沒到賬,今年一輛車也沒賣出去。
據愛馳汽車內部員工表示,某核心高管確認“愛馳破產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現在就只差一紙“官宣”。
事情發酵至此,員工、車主、供貨商、經銷商和投資人都蒙受了不小損失,一旦愛馳汽車翻身無望,這筆損失最后也只能各自消化。
02、為什么走到這一步?
作為早期新勢力玩家,愛馳汽車與威馬有著相似之處。
一是早期有著強大的融資能力。愛馳汽車共拿到9輪超過百億元融資,其中投資方不乏騰訊、寧德時代、滴滴出行等。
二是自建工廠主抓生產。2019年7月,愛馳汽車以17.47億元收購江鈴控股50%的股權、獲得了生產資質。同年12月,愛馳首款量產車U5上市,創始人付強在發布會上表示,營銷不是愛馳最強項,造車才是。
然而U5交付不久后趕上了疫情,愛馳汽車轉而將重心放在開拓歐洲市場。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愛馳汽車這一策略還是相當聰明,一方面避開國內新能源汽車"內卷"壓力,二是U5原本就對標歐洲車企,更容易打開國外市場。
技術層面上,愛馳汽車沒有選擇純電和混動模式,而是投資20億元押寶甲醇氫燃料電池項目并開建工廠,寄希望進一步提升愛馳汽車的產品競爭力。
然而新技術反饋到產品端的代價是,U5當時補貼后售價19.79-29.21萬元,難以打動消費者。
雖然愛馳汽車表示已完成海外20個國家155個網點的銷售布局,但銷量數據顯示,愛馳汽車自2020年5月正式出口,到2022年11月30日,前后約2年半時間,僅銷售5984輛;反而國內市場銷量更好一些:從2020年交付以來,銷量總計為8527輛。
初期的重資產投入和慘淡的銷量,讓愛馳汽車的"失血"越來越嚴重。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愛馳汽車負債總額為24.07億元,資產負債率已達 97.5%。而從2020年至今,愛馳汽車多次被曝出拖欠員工工資、供應商款項,撐到現在已實屬不易。
一方面,銷量不景氣導致融資情況不樂觀。愛馳汽車曾計劃通過反向借殼在美股上市,但失敗后反而加劇了后續資金鏈危機。
另一方面,U5產品力不足也讓其無法與已經布局海外市場的比亞迪、哪吒汽車等展開競爭。
而2022年愛馳汽車管理層的動蕩,帶來致命一擊。
2022年1月,急需"救命"的愛馳汽車拿到老股東陳炫霖的一筆數億美元融資,后者開始接管愛馳汽車。然而也正由于陳炫霖的個人原因,直接導致新的投資方不再輕易進入。
而由陳炫霖實際控制的浙江中通控股集團也已停止運營,旗下19家豪華、合資品牌為主的4S店都已關停。
03、“寒氣”正在傳遞
愛馳汽車如今的生存困境只是新勢力們的一個縮影。據AC汽車統計,4年來已有近30家新勢力正在“消失”。
以缺席今年上海車展的新勢力來看,包括威馬汽車、恒大汽車、天際汽車、江南汽車以及愛馳汽車等,大多出現了資金問題。
威馬汽車去從年開始就陷入困境,AC汽車曾在文章《威馬變“危馬”,賣一臺虧10萬,加盟商拿品牌授權如同豪賭?》有過詳細表述,而最近的信息顯示,威馬汽車又被凍結了1230萬,海口4S店已全部關門,2000余位車主保養維修艱難。
天際汽車在3月底曝光了一份《天際汽車停工停產通知》文件,表示自2023年4月1日起,公司部分崗位停工停產。
恒大汽車在4月公告中披露,因資金不足,天津工廠暫緩生產恒馳5。翌日,恒大汽車表示將用“中國恒大擬2元收購恒大汽車相關項目并攬下約248億債務”方式走出困境。5月,恒大汽車剝離了地產業務,將集中資源押注恒馳汽車。
5月初,雷丁汽車申請破產重整。在此之前,雷丁汽車創始人李國欣實名舉報雷丁汽車被逼虛報工業產值及銷售產值46.83億元。之后,雷丁汽車經銷商爆料其拖欠貨款不還,另有媒體報道稱李國欣已移居海外。
另外在4月,自游家汽車官方APP宣布停止服務,NIUTRON官網無顯示“無法找到服務器”,官方微博也已經被清零。在去年12月,自游家汽車就公告稱新車無法交付而給予預定客戶退款。可以說新車都沒交付,就倒在了造車的路上。
當然,新能源汽車的巨大紅利依然吸引著入局者。
今年2月,均瑤集團宣布通過旗下吉祥航空和云度汽車聯合造車;3月,貨拉拉在赴港招股書中回應造車,而早在2021年,貨拉拉就已啟動造車項目,招募新能源貨車方面的人才。
然而2023年以來,汽車行業價格戰越打越兇,部分新勢力咬著牙賠錢賣車,也要贏得繼續留在牌桌上的機會。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曾直言,300萬輛的年銷售規模將只是車企的入場券;創維汽車創始人黃宏生也表示,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恐怕只有2年左右的窗口期了。
對于后來者而言,退場新勢力留下的教訓固然能使其少走彎路,但競爭更為激烈的市場也讓其必須具備啃下硬骨頭的實力。在這場淘汰賽中,誰能留下還需要時間驗證,但相信已為期不遠。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