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紅艷 馮茜 / 文 王曦 / 攝)" 我感覺南京就是我的家,我就是南京人。" 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智賢坦言,過去三年,有一半時間都在南京,雖然生在臺灣、長在臺灣,但是她和江蘇、和南京之間卻有很深的緣分," 當從臺灣起飛的飛機降落上海,再搭高鐵到南京時,我就覺得回家了。"
如今,黃智賢常常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南京的大街小巷,南京的發展她都看在眼里。" 大概 20 年前,我第一次來到江蘇,那時硬件設施還沒有現在這么完善,但現在江蘇的變化巨大。" 經過老門東時,她會感慨于南京對古跡的保護力度;走在南湖社區的街道,她敬佩于南京對城市記憶的保護傳承。一座城市在快速更新中,仍注重對歷史的傳承,讓她看到江蘇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
此次江蘇發展大會,黃智賢十分關心江蘇文化發展的議題。她解釋道:" 越是注重文化,經濟和科技一定越發達,因為文化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每個人的想象力,而對未來的科技發展和經濟發展而言,想象力是很重要的。" 她期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江蘇,能以文化為突破口,迸發出一波爆發力。
" 在江蘇的臺灣朋友常常跟我說,江蘇是可以大展拳腳的地方。" 黃智賢期待,能有更多類似江蘇發展大會的平臺,讓蘇臺交流更加密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