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28日,全國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中國桑都”建設推進會在樂至縣召開,來自蠶桑產業領域的專家學者、龍頭企業代表等齊聚樂至,共話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絲綢協會會長唐琳,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加工研究室主任、中國蠶學會副理事長、烏克蘭工程院和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副校長肖更生,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葛榮,四川省農科院黨委副書記鐘毅,資陽市副市長賈發揚,樂至縣委書記文勇,縣委副書記、縣長彭玉秀等領導出席會議。
唐琳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絲綢協會將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為行業搭建更多交流與合作平臺,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為共同譜寫“十四五”我國蠶桑繭絲綢行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同時,希望大會東道主樂至縣,能夠立足當地資源優勢,不斷開拓創新,做大做強蠶桑絲綢產業,持續擦亮“中國桑都”名片,力爭為引領新時期西部地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揮領跑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持續為推動繭絲綢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葛榮在致辭中表示,蠶桑產業是四川省傳統優勢特色產業,也是成渝現代高效特色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產業規模、布局優化、科技支撐、資源綜合開發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樂至縣作為四川省蠶桑產業重點縣之一,是國家“東桑西移”實施縣、蠶桑生產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此次大會在樂至召開,充分體現了對四川對樂至蠶桑產業的重視、支持和認可。下一步將進一步強化規劃引領,加強政策引導,整合資源力量,堅持創新驅動和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推動四川蠶桑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賈發揚在致辭中表示,資陽是川中丘陵地區傳統農業大市,樂至蠶桑產業經過近70年的發展,種養規模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桑、蠶、繭、絲、藥、旅等完整的蠶桑產業鏈,蠶桑綜合產值突破15億元,白僵蠶納入《中國藥典》,已成為資陽和樂至的一張靚麗名片。希望樂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搶抓發展機遇,抓好糧桑統籌、園區建設、科技創新、主體培育、資源綜合開發,為資陽加快建設成都都市圈現代化產業新城和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示范區貢獻力量。
受縣委書記文勇委托,彭玉秀在致辭中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出席會議的領導、專家和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樂至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她說,當前全縣上下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市委五屆七次全會精神,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統籌抓好蠶桑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現代蠶桑全要素集成園區、白僵蠶產業園區等平臺建設,推動傳統蠶桑養殖智能化轉型升級。真誠希望各位領導、專家、嘉賓一如既往關心樂至、支持樂至,攜手推動蠶桑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會上,中國絲綢協會為樂至縣“中國桑都”授牌、四川省農科院為樂至縣“四川省農科院蠶研所樂至分所”授牌;樂至縣人民政府與西南大學、四川省農科院蠶研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來自中國蠶學會、四川省絲綢協會、浙江大學等專家學者圍繞繭絲綢高質量發展、蠶桑綜合利用、產業發展趨勢等方面作了主旨演講;樂至縣作了蠶桑產業發展主題報告。
會前,與會人員還現場參觀了樂至現代蠶桑產業園、樂至僵蠶產業園、四川通世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實地了解樂至縣推進“中國桑都”建設情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