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023年5月上旬,隆陽區瓦房鄉春繭開秤,廣大蠶農喜迎今年蠶桑生產“開門紅”,打響了春繭收購第一炮。
本次收購,是今年滬滇項目瓦房豹子洞繭站建成后首次投入使用,新繭站為農戶交繭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共計收購春蠶產繭55056.9公斤,單產量43.1公斤每張,總產值311.4萬元,較去年春繭產值增加30余萬元,蠶種品質的提升,蠶農技術的提高,實現了春蠶較好的經濟效益。
大陷壩村錢建國是本地的養蠶大戶,今年春繭交繭量914.9公斤,收入達5.2萬元,是本季度的“銷量冠軍”。他說道:“近年,鄉里從基礎設施到技術指導,給了繭農很大的幫助,今年我率先嘗試養殖雄蠶,其品質更好、價格更高,收入也提高啦!2023年我預計養蠶270張,產值能到60萬元左右!”。
據了解,錢建國租種桑園面積150畝,涉及農戶96戶,每年支付地租7.5萬元,在發展產業的同時,帶動周邊勞動力2200余人,支付工人費22萬元,還解決了部分農戶就業問題,極大的鼓勵了其他蠶農的發展。
蠶桑產業綠色環保、投入小、周期短、效益高、還能充分優化利用農村閑散勞動力,是瓦房鄉的特色產業,據悉,瓦房鄉現有桑園17920畝,養蠶戶911戶,今年春蠶共計養殖1306張,其中有1275.5張已交繭,30.5張處于五齡期正在飼養中。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近年來瓦房鄉19個村(社區)均主動發力積極推動蠶桑產業發展,不斷加強蠶桑種養殖培訓指導,提高種桑養蠶技術水平,今年以來共開展養蠶技術培訓16場,培訓農戶1600余人,此外,還通過獎勵先進的方式,激發干部群眾的養殖和發展熱情,多管齊下讓蠶繭的產量和質量都得到很大的提升,逐步實現蠶桑養殖科學化、規范化、規模化。下一步,瓦房鄉將持續鞏固養殖成果,帶動更多蠶農增收致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