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傳統產業轉型,賦能盛澤“織”造。
作為全國重要紡織面料生產基地之一,盛澤已將傳統行業做到“極致”,不僅打造了“從一滴油到一匹布”“從一根絲到一個品牌”的完整紡織產業鏈,且形成了千億級產業、千億級市場、千億級企業齊頭并進的發展態勢,并不斷從“織造基地”向“時尚高地”攀升。
4月29日下午,吳江高新區(盛澤鎮)召開絲綢紡織產業綠色創新發展大會暨規上企業率先產業更新滿堂紅動員大會,進一步堅定“紡織產業永遠是朝陽產業”的發展信念,下決心“補短板”、延伸產業鏈,推動產業更新、產品升級,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努力沉淀“盛澤織造”的比較優勢。
(資料圖)
搶抓機遇,乘勢而上。
如今,盛澤傳統產業正遵循著“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的轉型之路加速蝶變。
轉型升級是企業發展必須面對的“坎”
市場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當前,在成本上漲、環保要求提升、國際環境復雜等壓力下,盛澤鎮不斷聚焦主業、做強實業、做精專業,尤其是廣大盛商更是勇挑促創新、穩增長的重擔。
如何實現傳統產業“老樹煥新芽”?吳江達飛織造廠總經理陸俊杰直言,“升級”是企業發展必須面對的“坎”。近年來,達飛紡織主動進行設備更新和數字化轉型,創建蘇州市智能化工廠,有效利用存量土地資源,優化產業布局,實現企業自主有機更新。
陸俊杰說,轉型升級不只是設備的更新,更是企業通過先進科學管理和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實現減少用工、提高效率的必然之路。以達飛智能化車間為例,車間的加彈機設備通過數字化改造后,從原先用工七、八十人下降到十人左右,紗線品質得到質的提升,生產出來的面料產品也是行業“標桿”,成為優衣庫、申洲國際、耐克等全球知名品牌的指定面料供應商。
與達飛紡織“不謀而合”,當下,盛澤鎮不少企業也在通過轉型升級練好內功,力爭嘗到傳統產業轉型帶來的“甜蜜”果實。
其中,創新印染即將搬遷至吳江紡織循環經濟產業園內,將原有生產流程“破舊立新”,引入數字化“智能工廠”,全方位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開啟綠色印染新時代;涂泰克對智能化車間改造提出更高要求,計劃對3層成品檢驗車間及成品倉庫實施全智能化MES車間建設,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人工成本和風險;永康達噴織已向政府備案自主更新項目,新建兩棟總面積10.8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多層廠房,計劃將原有500余臺噴氣織機全部上樓,并引進138臺日本村田渦流紡設備,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政策支撐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風帆正勁逐浪行。
靠產業底蘊與發展韌勁闖出一片天地的盛澤鎮,也是全國紡織業劈波斬浪、迎潮而上的縮影。
“沒有之一,只有第一”。在一次次市場的風浪中顛簸前行,盛澤鎮各部門再啟主引擎、奮進新航程,也在一次次“升級”和“高質量”淬煉中越發堅定發展目標。
“當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在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背后是對傳統產業‘再造’的重新思考?!笔涉偨洕l展和改革局副局長陳明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此次中央財經委會議上提出的“五個堅持”,明確了傳統產業所需要把握的思想和路徑,每個“堅持”都包含著深層含義,對如何推動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之間的關系、產業規模與產業質量的關系等,都具有鮮明的指導性。
據悉,近年來,盛澤鎮密集出臺多項與傳統產業有關的政策——《盛澤鎮關于支持企業自主更新的實施方案(試行)》《企業自主更新“一件事”方案》等重磅文件,為推動紡織產業轉型、幫助企業分門別類制定自主更新計劃作出具體指引。
以《企業自主更新“一件事”方案》為例,由盛澤鎮行政審批局牽頭,聯合鎮經發局、建設局,推出企業自主更新一件事套餐,為不同類型項目“量身訂做”審批流程,全面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增效。同時,支持個人獨資企業備案,制定“個人獨資企業自主更新項目備案操作辦法(試行)”;對更新項目建立“專人專項”一對一的工作機制,從企業意向更新開始到最后項目建成投產,全程跟蹤服務,協同多部門配合,確保項目按時按進度完成更新,切實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保駕護航”。
“轉型”將是邁向“春天”的風向標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每一次轉型升級的背后,都投射著新時代民營企業敢為人先的氣魄和膽量。融入傳統產業轉型大局,聚焦“高質量”、培育“新動能”,盛澤企業讓傳統產業“彈眼落睛”。
技術改造、數字化、智能化等是手段、是方法論,歸根結底就是要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發展。如,達飛紡織、創新印染、涂泰克等“獨角獸”企業正是通過在傳統產業中“破局”,培育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
政府與企業“雙向賦能”,實現傳統產業邁向中高端,這是紡織產業的進化必然,也是順應新發展格局的趨勢使然。因此,即使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盛澤民營經濟依然韌勁十足。
來自今年一季度的盛澤鎮經濟榜單實屬不易:全鎮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14億元,增長1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69億元,增長20.12%,其中工業投資6.52億元,增長21.87%;進出口總額6.37億美元,增長0.86%;中國東方絲綢市場交易額295.63億元,增長6.48%。
這背后藏著的是盛澤堅持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發展方向,以及“全力拼經濟”的堅定意志,更是“頂層設計”敢為、敢干的實踐證明。
記者注意到,與以往“動員大會”有些不同,“滿堂紅”會議從大會議題到代表發言,無一不強調著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這正是盛澤“頂層設計”對民營經濟和傳統產業重要性的重新審視——堅持推動傳統產業的產品升級、工藝升級、設備升級,讓老產業“玩”出新名堂。
作為一座開放包容、守正創新、務實奮進的紡織名城、時尚之都,盛澤鎮正堅持“紡織產業永遠是朝陽產業、是支柱產業,絕不能讓它簡單地退出”的核心理念,以紡織產業為基礎,以政府助力為支撐,大力推進實體經濟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努力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轉”身中奮力實現產業蝶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