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4月9日,國家現代蠶桑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蠶學會理事長、西南大學蠶桑紡織與生物質科學學院院長代方銀教授,中國農科院蠶業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體系崗位科學家劉利研究員,省蠶種所副所長、體系蘇北試驗站站長周成偉研究員,蘇州大學蠶桑研究所所長、體系崗位科學家李兵教授等一行12人調研江蘇省東臺市蠶桑繭絲綢產業情況,東臺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玫陪同調研。
調研組深入唐洋佳源蠶繭養殖農場察看了小蠶工廠化共育室、中蠶移動式蠶床、大蠶電動軌道給桑、桑園病蟲害綠色生態防控、桑樹廢棄物青儲發酵養羊、嫁接桑草本化栽培機械收獲模式試驗等現場,詳細了解東臺市規模化、機械化、省力化養蠶模式的試驗示范,蠶桑收入及桑園套種等情況后,對東臺市蠶桑技術指導服務、蠶繭優質高產、蠶農收益高效等給予充分肯定。調研組在調研富安繭絲綢文化館、富北蠶桑產業園后,與富安繭絲綢公司負責人等就蠶桑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度交流,對東臺市堅持貿工農一體化、實行“訂單”蠶業、二次分配及循環獎勵等聯農惠農機制保護蠶農利益等做法表示贊賞。代方銀首席表示,東臺蠶桑繭絲綢是全國行業的一面旗幟,為全國同行提供了許多經驗和模式,今后要圍繞“低中高”三個層面做好工作,“低”就是蠶桑產業要服務于農民增收致富、服務于鄉村振興;“中”就是要生產優質蠶繭,提高附加值,做強包括絲綢在內的加工、流通、服務,提高效益,擴大就業;“高”就是生產高檔絲綢服飾、化妝品、保健品等,做強品牌,擴大消費,增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服務于高品質生活。
國家現代蠶桑產業技術體系在蘇的崗位科學家,市蠶桑技術指導管理中心負責人,民星、富安繭絲綢公司主要負責人參加調研。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