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繭收獲之際,四川涼山會東縣桑農迎來蠶桑生產“開門紅”,喜獲第一桶“繭金”。
在新街鎮蠶繭收購現場,前來售繭的桑農絡繹不絕,一筐筐摞起的蠶繭堆成了“小雪山”,成為這個夏日最美的風景線。
“今年春季我家養了4張蠶,能賣13000元左右。”過秤、記賬、抽檢、定價、結算,白花花的繭子變成紅彤彤的票子,收獲的喜悅綻放在桑農的笑臉上。
蠶桑產業是會東縣農業的重要支柱產業。近年來,該縣按照“小農戶、大布局,高起點、高標準”要求,采取“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進一步擴大蠶桑種植面積,并與企業簽訂蠶繭收購合同,建立利益聯結機制,著力破解民眾增收難、增收慢、增收不穩定難題,真正把蠶桑產業打造成了助農增收的支柱產業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加油站”。
同時,在春蠶養殖期間,相關職能部門組成專業的技術隊伍到蠶農家中進行專業技術指導,做好蠶桑養殖服務工作,有效增強了廣大蠶農發展蠶桑產業的信心。2022年,該縣共養春蠶4413張,預計收購蠶繭3800擔;收購價每公斤50元,與去年相比每公斤增長8元。
該縣供銷社和繭絲綢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加大糧桑套種、桑樹病蟲害的防治、消毒防病、新科技推廣等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增加畝桑綜合效益、蠶業恢復性發展的產業振興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