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趙春華
在職參保2800多人,退休干部2600多人,平均每月退休15人左右,以往每個月為單位職工辦理社保業務,都讓新疆大學社保業務經辦員冀爽感到頭疼。
“過去每個月我都得拿著退休人員的資料先去行政部門審批,審批通過后,在自治區本級社保經辦柜臺排隊核定養老金,有時一天都辦不完,如果其中某個資料有錯誤,那就得多跑幾次了。”冀爽說。
如何進一步提升社保經辦服務水平,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自治區社會保險中心黨委緊扣“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以惠民便民為目標,在加快提升便民服務質效上下功夫,加強自治區本級經辦工作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推動全區社保經辦事業持續提檔升級。
為實現社保業務“一網通辦”,自治區社會保險中心堅持數字賦能,持續暢通線上服務渠道,健全網上社保大廳+微信公眾號+手機APP+自助服務終端線上服務渠道,積極引導參保單位通過線上途徑辦理社保業務,持續優化辦事流程,精簡辦事材料,持續推進人事服務快辦行動,與各部門跨界聯動,已完成“退休一件事”“公民身后一件事”聚合上線。目前,依托退休審批系統,相關單位每月將行政部門審定后的退休基本信息推送至社保經辦機構,改變了以往經辦員“跑多趟、排隊長、等待久”的狀況。單位經辦員隨時通過網廳便可辦理各項社保業務,真正做到了一件事打包辦。此外,自治區社會保險中心還主動對接企業、單位、群眾個性化需求,定時開展線上業務培訓,及時發各類信息,推進“智慧人社”應用場景迭代升級,提升信息化水平。
通過線上業務培訓,冀爽很快掌握了網上社保業務申辦要領。“現在方便多了,在網上提交業務辦理申請,錯誤實時反饋,退休人員待遇核定單也可以直接在新疆人社公共服務平臺打印,省時又省力。”冀爽說。
目前,我區每月社保業務網辦率達98%以上。
為了讓社保經辦服務更加智能化,自治區社會保險中心針對主題教育中群眾反映的問題,積極推進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轉移申請網上提交、辦理進度網上查詢、辦理結果網上反饋,實現了“區內轉移不用辦、跨省轉移網上辦”。為了讓服務更加人性化,自治區社會保險中心還積極開展線上服務平臺及移動端適老化改造,提供線下窗口綠色通道服務,設置等候區、愛心專座,印刷適合老年人閱讀的辦事指南,張貼醒目的引導標識,提供老花鏡、醫藥應急箱、雨傘、輪椅等,持續優化老年人群體辦事體驗。幫助不使用或者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現場進行資格認證、養老待遇證明打印等事項辦理。
今年5月,因工作調動,某企業員工賈蓉需要將原在山東的職工養老保險轉移至自治區本級企業養老保險。她原本擔心不會使用手機等智能終端辦理起來會很麻煩,沒想到來到自治區社保服務大廳后,通過線下窗口綠色通道,很快成功申辦了異地養老保險轉移。“社保經辦服務照顧到了不會用智能手機的中老年人,為這樣的人性化服務點贊。”賈蓉說。
此外,針對退役軍人養老保險轉移數據在接續平臺存在部分缺失問題,自治區本級社保經辦機構主動開發了前端錄入系統,保證轉移數據完整不丟失,并制定退役軍人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操作流程,精簡提交資料,規范退役軍人轉移接續流程,切實維護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