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成了近些年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業態,看似輕經營、快節奏的模式,但也是本難念的經。
如何突破這些壁壘,成了每個選擇快餐賽道人要面對的難題。正在高速發展中的美團餐廳管理系統(RMS),已經看到了快餐業態快速求變的需求。
什么在阻礙一家沙拉店的發展?
一家連鎖沙拉品牌的老板最近正犯愁一件事,一位經常來吃堂食的顧客突然給他家的外賣產品提建議。顧客表示,外賣他一般喜歡點的產品和來這里堂吃會有不同,在不同的場景下就會選擇他們不同的套餐產品。
老板聽完突然意識到,自己原先對于顧客需求的理解僅限于各業態內,卻并不真正了解每個顧客完整的用戶畫像。
對此,老板也很無奈,“我們自己分析的時候有障礙,很麻煩,相當于數據沉淀在不同的渠道上,我們得從這些渠道上把數據錄下來之后做成一個整體,再做分析。”
盡管餐飲業的智能系統軟件市場盛行,人們開始重視數據的應用,但仍然避免不了大部分仍然使用傳統手工方式管理門店的餐飲企業。就算像這位沙拉店老板一樣已經開始了智能化方面的運營,但依然不能完全打通企業內部管理的數字化。
信息孤島,數據分散,這些成了影響餐企發展的壁壘。尤其是類似沙拉店一樣講求高效率的快餐業態。
“輕快餐”行業壁壘待破除
在餐飲業較高速的發展中,快餐業增幅最為突出,已占據整個中國餐飲市場45%的份額,屬于高頻業態,尤其近些年茶飲、甜品、小吃店等品牌的崛起,快餐的概念逐漸盛行,快餐模式變得更輕便、快捷。
前不久,美團推出了美團收銀快餐版,主要針對快餐運營管理模式做了深度分析,設計出了一套更適合快餐業態的產品解決方案。
“因為我們發現餐廳在經營過程中,業務過于分散,比如像店內訂單、外賣、在線支付等業務,數據不聚合,導致經營分析過于復雜。”美團收銀團隊看到了桎梏快餐商家經營效率和業態發展的因素。
痛點一:快餐不“快”
相對其他業態,快餐門店通常具備顧客用餐時間短、翻臺快、運營快的特點。因為產品的標準化、量化生產,中央廚房基本解決了大部分產品生產加工問題,到了門店端,后廚簡單復熱、切配,基本效率都是很高的。
可是為何說現在快餐也變“慢”了?快餐排隊一定就是好現象嗎?
喜茶排隊現象很長一段時間后,其創始人表示排隊也是一種運營能力弱的表現,他也希望通過一部分合理的內部運營工作減少排隊現象,帶給顧客更好的體驗感。
大部分快餐門店可以做到快速出品,但前廳的效率并不高。
比如點餐收銀以往需要3~5個步驟才能完成。這和點餐操作頁面有關,也和系統設計相關。
美團收銀快餐版本改善了前廳點餐結賬步驟,只需掃碼點餐、掃碼買單兩步,顧客都可以自助完成,避免訂單錯漏。也因為跟會員系統的打通,高峰時要忙瘋的收銀員也不用再跟顧客反復溝通有無會員卡、優惠券、積分等內容。
因為點餐結賬都實現了極簡化,一天幾百單的快餐門店,每一單比以前可以節約近數秒,更適合快餐的快節奏,對于特別是一些連鎖企業,長期算下來節省的時間和人力也很可觀。
痛點二: 客單低、成本高,利潤薄
被商業地產綁架、食材價格上揚、人工成本飆升,原本就薄利多銷的快餐業態被壓的喘不過氣。
“哪兒有什么利潤空間?相比其他正餐等業態,我們客單這么低,人工、房租等成本一樣少不了,求快?越快還越出錯。”一位快餐店老板的日常抱怨,快餐市場規模大,拿到手里的營業額卻不盡如人意,這也造成了快餐店的高死亡率。
常規餐飲門店毛利率在50%~75%之間,而快餐類相對較低。
美團收銀此次的升級版一方面通過點餐支付環節減少了前廳的人力成本,可以做到每6~8張桌臺1名服務員;另一方面采購端也通過智能要貨出貨系統,提升采購數量的準確率,采購人員不再需要經驗估算,減少對庫管員的依賴,可以相對減少食材成本的浪費。
店家負責人通過APP端口,隨時查看、采購、驗貨,幫商家可以迅速發現問題,及時對后端工作做出調整和判斷,保證前廳的順利運營,也減少了很多管理成本。
痛點三: 模式復雜,數據難分析
快餐往往面臨著外賣、堂食、線上訂單等多種經營模式。這就考驗餐廳內的數據系統是否可以做到數據聚合。
升級后的美團收銀快餐版可以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打通了外賣、會員、在線支付端,可以向商家提供完整的營業數據。
同時他們將美團、大眾點評APP端接入收銀系統。做到了點餐支付即評價,即結賬后的用戶可以實時評價,商家也可以根據這一單的情況,結合數據和顧客評價做出綜合分析判斷。
痛點四: 連鎖品牌發展快速,管控難
因為有著提供低價位的品質服務的特性,快餐只有追求規模效應才能在市場中生存和發展,因此實行連鎖加盟經營,成了快餐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復制性強,標準化程度高,擴張快的快餐企業可以很順利的走在連鎖化之路上,然而當規模變大時,加盟店等的增加也導致快餐連鎖企業管控難度增加。
考慮到總部對于連鎖門店的實時監控問題,美團收銀團隊設計了直營、加盟的混合管控系統,可以做到一部分店強管控、一部分弱管控。
美團收銀快餐版同時升級了新的報表功能,連鎖總部和門店查詢數據統一視角,總部可以及時掌握門店經營情況。同時,在報表方面區分不同角色,分為面向店長、管理人員和老板等,解決不同層級的不同需求。
解決了上面這些痛點,快餐業可以在標準化、數字化、簡單化的原則下,建立起一套專業的互聯網管理模式,實現規模擴張。
就像很多餐飲人曾提到的,社會化分工下,以后的餐廳,只需要在擅長的領域做擅長的事,專心做好產品就好了,而其他事情,交給系統操心。
快餐等企業的未來正被它改變
有人說一家成功的餐飲企業一定要具備三方面的能力:產品創新力、團隊執行力以及數據運營能力。尤其是在智能化時代,數據成了企業管理者做決策的根本依據。
美團收銀系統經過不斷升級迭代,目前已成長為行業引領者,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行業發展已經離不開數據化運營。而效率的提升和人力成本的降低,需要從系統中找答案。
此次針對快餐業態的系統升級中,通過聚合收銀,餐廳的支付數字化也在逐步升級。
美團11月22日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新業務及其他收 入35億元,同比增長達471.3%,延續了上期財報超過400%的高增長;變現率由6.8%提升至21.1%。其中,美團在餐廳管理系統(RMS)及供應鏈解決方案的相關業務,在2018年三季度均實現了高速增長。
美團收銀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后續還會聚焦其它快速增長的業態,深度打磨產品服務,助力餐飲行業發展。
“我們要把餐廳經營的方方面面都數字化,才能把供給側數字化。事實上要把餐廳數字化做完,還得把餐廳的上游逐步做起來。通過把各個鏈條、各個環節逐步數字化之后,做到供給側也數字化。”美團王興認為,只有供給側數字化和需求側數字化結合,這個數字經濟才完整,整個鏈條才能打通。
未來的餐飲行業發展,一定是在實現互聯網化、數據化的基礎上。
標簽: 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