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攝圖網
5月27日零時,上海、廣州等全國第二批地區將統一上線商業車險新版費率標準,即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浮動范圍由[0.65,1.35]切換至[0.5,1.5]。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商業二次車險綜合改革
2022年12月30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擴大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浮動范圍等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的浮動范圍由[0.65,1.35]切換至[0.5,1.5],進一步擴大財產保險公司的定價自主權。
根據銀保監會財險部有關工作安排,此次擴大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浮動范圍將分批執行:
2023年4月28日,北京、天津、河南等16省市作為首批地區率先上線新版費率標準,新能源汽車自主系數浮動范圍暫不調整;
2023年5月27日,上海、廣州等全國第二批地區將統一上線商業車險新版費率標準,標志著商業車險二次改革全面實施。
中國商業車險保費定價機制變化
根據商業車險保費厘定的根據商業車險保費厘定的規則,本次車險綜合改革基本將保費的商業車險保費計算公式為商業險簽單保費=基準純風險保費/(1-附加費用率)*無賠優待系數費*交通違法系數*自主定價系數。
中國商業車險費率變化分析
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編制的2022年一季度保險市場觀察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3月末,消費者車均繳納保費為2808元/輛,較綜改前降幅達20%,約89%的消費者保費支出下降。綜合費用率由綜改前40.0%大幅壓縮至27.5%,綜合賠付率由56.9%提升至為73.2%。車險綜改后使得財險公司車險業務賠付率上升幅度高于綜合費用率下降幅度,最終導致車險綜合成本率承壓,盈利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車險未來將持續面臨進一步降低綜合費用率和賠付率的壓力,精細化運營將持續成為考驗財產險公司經營能力的“行業課題”。
銀保監會在《通知》中表示,車險“二次綜改”是為健全以市場為導向、以風險為基礎的車險條款費率形成機制,優化車險產品供給,擴大車險保障覆蓋面,實現車險服務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進車險高質量發展。
東吳證券非銀研究團隊認為,本次調整將使車險定價更加精細化,對駕駛習慣良好的車主保費會更低,但對于“高風險車主”保費則面臨上升壓力。不過,考慮到當前僅不足1%簽單接近定價系數“地板價”(0.65),約5%簽單接近“天花板”(1.35),預計行業自主定價系數平均值將保持穩定,整體降價幅度有限。東吳證券表示,車險“二次綜改”仍是進一步提高賠付率,壓縮費用率,讓利消費者,各地因地制宜有助于縮小各省之間賠付率的差異,進一步解決之前省際保費不合理的問題。同時,對于高風險業務進一步提高定價上限,以解決此前部分地區的營運車等高風險車輛投保的行業性難題。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保險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