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江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的團隊采用結構封裝法,構筑了納米“蓄水”膜反應器,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二氧化碳在溫和條件下一步近100%轉化為乙醇。
該科研團隊構筑的納米“蓄水”膜反應器,合成的催化劑結構類似于一個膠囊,內部封裝了二氧化鈰載體分散的雙鈀催化劑。膠囊的殼層具有高選擇性,疏水修飾后,保證內部生成的水富集而產物乙醇可以溢出。其中的水環境可以穩定雙鈀活性位點,該催化劑能夠實現溫和條件下(3MPa,240℃)二氧化碳近100%選擇性高效穩定轉化為乙醇。
研究人員表示,“催化劑合成工藝和催化反應路線簡單,有大規模工業化應用前景。”
目前,我國化工催化劑消費量逐年增加,并與我國化工產品產量有直接關系,根據前瞻的測算,2020年我國化工催化劑的消費量在42萬噸以上。
2019年,我國化工催化劑產量為40.0萬噸,同比增長3.9%。根據歷年的產能利用率計算2020年我國化工催化劑的產量將達到41.5萬噸左右,產能和產量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利好的政策環境和廣闊的市場需求,驅動國內企業加快對高端及多功能催化劑產品的研發創新,為實現國內催化劑的廣泛應用和充足供給提供技術基礎支撐,從而逐步實現更多催化劑產品的國產化,未來催化劑產品的國產替代將成為我國催化劑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化工催化劑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