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 何小偉
(資料圖片)
“十四五”期間,保險業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實現高質量發展、服務實體經濟水平都取得了顯著成就。
一、保險產品已經滲透到生活和社會的方方面面
保險產品是保險業功能發揮的載體,也是我們普通人理解和感受保險業功能的連接點。從行業宏觀上看,“十四五”期間我國保險業在保費收入和資產規模等數量指標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而從保險產品的微觀視角來看,“十四五”期間,我國保險產品在種類上有了極大豐富,并且滲透到我們生活和社會的方方面面。
比如,從普通居民的生活視角觀察,無論是駕車出行、搭乘飛機、跟團旅游,還是家庭投資、養老規劃、健康護理,或者網上購物、貸款擔保、抵御黑客,在幾乎所有的生活場景中,保險產品都在積極地發揮作用,就像鹽溶于水,成為我們日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對于企業而言,無論是國有、民營還是混合所有制企業,無論是大、中、小型企業,無論是農業、工業還是服務業企業,利用保險來分散風險, 已經成為了大家的共同選擇。
二、直面并解決制約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頑瘴痼疾
新時代保險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推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特別是下大力氣解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結構性、體制性矛盾和問題。
“十四五”期間,監管機構推動了諸多改革,像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規則、車險綜合改革、“報行合一”改革、個人營銷體制改革、人身保險費率形成機制改革等措施,觸及了制約行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積蓄了新動能。
三、全行業的風險文化與合規意識得到了明顯提升
保險都是與風險共舞的行業。過去,一些保險機構的投資者和保險從業人員對行業風險缺乏敬畏,對合規不夠重視,成為行業的“投機者”、“冒險者”,甚至成為行業的“破壞者”。“十四五”期間,經過持續的制度建設與重拳治理,合規正在成為保險機構的基因,合規文化也正在成為保險公司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