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東疆片區④】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管夢穎 豆興軍
如何讓一座古村既有“顏值”又有“氣質”,既能保留村落的民俗特色又煥發生機與活力?
(資料圖)
六月的吐魯番,烈日杲杲。走進火焰山腳下的鄯善縣吐峪溝鄉吐峪溝村,滿眼是古老的桑樹和翠綠的葡萄藤,清澈見底的蘇巴什河穿村而過。
2022年7月28日,由中山大學與新疆大學共建的新疆歷史文化與旅游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吐峪溝工作站掛牌,該工作站與鄯善縣政府發起了“吐峪溝計劃”,旨在通過科學規劃,打造民俗原生態文化旅游村,幫助村民實現旅游致富。
“這是我們村里種植的哈密瓜,脆甜多汁……”記者在現場看到,吐魯番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劉雪正通過直播向網友推介吐峪溝村的農產品。從新疆大學畢業后,她加入“吐峪溝計劃”,通過志愿服務為村民開展國家通用語言培訓、傳授網絡直播技巧。
中山大學旅游學院教授保繼剛去年參加了工作站的揭牌儀式,6月20日再次來到吐峪溝村,他欣慰地說:“真是大變樣,村里游人如織,環境越來越好?!?/p>
走進吐峪溝村,首先闖入視野的,是村民依自然地勢建造的生土結構傳統民居。為保留村落的原始風貌,一年間,“吐峪溝計劃”選派高校師生聯合相關部門,多次開展實地調研,編制了吐峪溝村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規劃。
“吐峪溝村是國內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古村落,被稱為‘生土建筑博物館’。”參與“吐峪溝計劃”的新疆大學旅游學院教師阿不都拉·阿不力孜介紹,全村有19處珍貴的文物古跡。“吐峪溝計劃”通過對吐峪溝村房屋采取“一屋一設計”的個性化保護,在保留古村風貌的同時,使村落滿足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要求。
“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到我店里歇腳,他們喜歡我們的飲品,更喜歡在這里拍照打卡。”民居主人、27歲的努爾買買提·艾合買提說,今年計劃對全屋進行再裝修,希望能吸引更多游客到小院做客。
“這里的建筑獨特,居民熱情,在這里我玩得很開心,回去會給親友多多推薦。”第一次走進吐峪溝村的香港姑娘何定欣,被民居的古樸之美所震撼。
在這座千年古村,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成為賦能鄉村振興的“金鑰匙”。
“吐峪溝村景致獨特,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臂飞瓶h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金玲說,該縣將深挖吐峪溝歷史文化內涵,推進“吐峪溝計劃”,增強古村“造血功能”,充分調動村民參與文化遺產保護、旅游開發和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不斷提升吐峪溝景區品質和服務功能,讓這座千年古村煥發新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