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產品新能源化,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開始在新能源汽車尤其純電動汽車市場布下重兵。雖然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相比燃油車用車成本更低,也更方便在城市通勤,且在駕駛感方面更優。但也有一些短板甚至是用戶使用痛點,比如充電體驗差、車輛續航能力等問題。
(相關資料圖)
但不可否認,即便是這些充電樁、充電站的建設依然滿足不了越來越多的純電動汽車的使用需求,也就是建設速度跟不上新能源車輛增長速度。短途還好,尤其中長途旅行,充電焦慮和續航痛點充分體現在各大高速充電樁排隊長龍上、體現在因續航、充電問題導致車輛趴窩中。
那針對純電動車充電問題,一些汽車廠商們有什么更好的解決方案呢?此前,有媒體與奧迪高管在交流中提到:JD Power今年3月份報告顯示,奧迪在美國布設的充電網絡體驗并不好,1/5的概率都無法完成充電,這也意味著其美國奧迪用戶在奧迪純電動車上糟糕的體驗。 隨即,有奧迪相關工作人員給到了回復和建議,但奧迪方的回應卻引來了包含CT等媒體的一致批評,那不禁有人要問了,奧迪方是如何回應和建議的呢?奧迪品牌相關工作人員建議:車主可以多多在家里充電。我們奧迪的客戶通常家里有很多輛車,電車可以日常通勤或者短途旅行用,要是跑長途,客戶們完全可以開燃油車出行。
這樣的回復和回應可謂腦路大回旋,讓很多人大跌眼鏡,也引來了國內網友的評論,看看國內網友是如何評論的吧。小上寒:一時間我竟無言以對!
Neo7788:奔馳寶馬:這話什么時候輪到你說了?搶詞啊?
最終幻想xyz:慚愧,我老漢當初就是先買了車庫然后才買的奧迪...........當時是700塊錢1平米,縣城的房價簡直便宜得b 爆!!!!
6O4qn:所以一輛油車一輛電車比就只買一輛油車的好處是什么?好處是多了一輛車,夫妻兩人都能開。 xstang:實話實說,奧迪這樣說沒毛病,我家里就好幾輛車呢?想開哪輛開哪輛
奧迪目前在國內市場以純電動為主,在售車型主要有奧迪Q4 e-tron、奧迪Q5 e-tron、奧迪Q2L e-tron、奧迪 e-tron(含進口版)、奧迪A6L新能源(插混)、奧迪A8新能源(插混)等。雖然奧迪布局了多款新能源產品,但在國內市場表現非常一般。財報顯示,2022年,奧迪品牌累計銷售161.42萬輛,同比下降3.9%,其中在華累計銷量為64.25萬輛,同比下滑8.4%,占全球總銷量接近40%,中國市場是奧迪在全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單一市場。
作為BBA的代表之一,曾蟬聯中國高端車市場近30年銷冠的奧迪已經開始落入下風。寶馬、奔馳去年在華銷量分別為79.19萬輛、75.17萬輛,奧迪則為64.25萬輛,與奔馳寶馬有超過10萬輛+的差距,足以看出奧迪在華市場的掙扎。而放眼全球,2022年奔馳、寶馬銷量分別為204萬輛、210萬輛,超過奧迪的161.42萬輛,有超過40萬輛的差距。其實在國內市場上這早已不是奧迪第一次落后奔馳寶馬了,從2017年奔馳超越奧迪后,寶馬和奔馳輪番超越奧迪,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2023年,奧迪與奔馳、寶馬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一季度,寶馬、奔馳在華銷量分別為19.48萬輛、19.1萬輛,奧迪在華銷量僅為13.6萬輛,同比下滑15.6%,與BBA中的前兩強已經有近6萬輛的差距。
奧迪在新能源賽道上并不樂觀。激進的電動化轉型可以看出奧迪也的確慌了。2023年對奧迪而言,是轉型的關鍵之年。今年3月奧迪中國官方曾發布未來生產計劃:從 2026 年開始,奧迪面向全球市場將只推出純電動汽車,到 2033 年逐步停止內燃機車型生產,但從目前奧迪在新能源市場表現來看,奧迪新能源化前景堪憂。
以國內市場為例,我們上面提到了,目前奧迪在國內市場銷售的電動車型主要有e-tron、Q2L e-tron、Q4 e-tron、Q5 e-tron等,但整體表現一般。2022年奧迪純電動車全球銷量達到了11.82萬輛,同比增長約44%,其中在華純電動車銷量卻僅增長9.8%。
以奧迪Q5 e-tron為例,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改款車型全年銷量僅有1721輛,月均銷量不足200輛。今年1-3月份,奧迪Q5 e-tron銷量僅為444輛,月均銷量百臺左右,表現乏善可陳,奧迪Q4 e-tron在華累計銷量2715輛,月均銷量不足千臺。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消費者對于智能科技的認知也隨之發生變化,“大屏”、“智能座艙”、“高階輔助駕駛”等成為新世代消費者的關注焦點,最近五年間,奧迪不管是在硬件技術還是智能化方面顯然沒有跟上潮流。
營銷方面的奧迪同樣值得思考,尤其去年因小滿節氣廣告深陷文案抄襲風波,一度將奧迪推上風口浪尖,上了一把熱搜。但這樣的低級錯誤對豪華品牌來說,不僅是不能容忍,也是非常致命的。A8的廣告同樣與年輕消費者拉不近距離,高端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更接地氣。 要想回到2017年前的絕對領跑市場,對于目前的奧迪來說,簡直是難上加難。結合此次奧迪腦回路大開的電體驗的答復,實在是令人捉摸不透。那對于奧迪的回應,你有哪些觀點和看法呢?迪在新能源產品上的激進和轉型,你是如何看的?歡迎在文章下方評論區留言,和我們互動交流。本文由【車市特評/李特兒】新媒體工作室原創出品,本文作者秋風,轉載需注明出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