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東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在“脖子以下”改革中新組建成立。從此,地處不同城市的兩支部隊合二為一,支隊100多名已婚官兵也過上了相距520華里的“雙城生活”。
談起“雙城生活”,某艦政委吳南華早已不再陌生?;楹?,他與妻子劉紅艷過了10年之久的分居生活。兩年多前,一家人終于團聚。然而,一紙命令讓夫妻倆再次成為“雙城夫妻”。
“都說距離產生美,但距離也會讓理解與埋怨并存?!眳悄先A說,如今艦艇執行多樣化海上任務越來越頻繁,長期“雙城生活”容易誘發家庭矛盾,影響家庭和諧,不利于官兵安心工作。
某導護艇副艇長鄭燕明,3年前結婚生子,一家三口在駐地租房生活。一年前的改革讓他們開始了“雙城生活”,由于家中兩歲的孩子經常生病,妻子在電話中埋怨頗多。
其實,對于已婚官兵“雙城生活”的困難,支隊領導一直在思量——如何找準以人為本與遵守規章制度之間的平衡點?
經過反復調研,今年年初,支隊黨委針對官兵“雙城生活”的現實困難,在嚴格對照相關條令法規的基礎上,研究制訂已婚干部兩地輪休制度。明確規定:每周四下午,機關和各艦艇統一將本周末需輪休的人員名單上報至人力資源部門,在呈報支隊領導同意后,于每周五下午指派班車將輪休人員集中送往高鐵站,并于每周日下午集中接站回營區。在沒有執行戰備訓練等任務的情況下,做到每兩周可以跨省輪休一次。
跨省輪休制度的出臺,迅速在官兵中激起暖心效應。
某艇電工兵何昌龍告訴記者,以前從營區到高鐵站光打車費就要花費百余元,有時還會誤車。如今有了班車點對點服務,既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也為大家節省了開支。
某艦機電分隊長林思思說,今年年初他就將妻子和母親接到了駐地。調整到新單位后,原本已經做好了長期分居的準備,新制度的運行讓他和家人喜出望外。
“‘雙城生活’或許無奈,但支隊出臺的新制度讓家屬們多了一些安慰和甜蜜。”支隊政治工作部干事肖航說,以前孩子總是問媽媽:“為什么每次都只能在視頻時才能看到爸爸?”如今,“視頻里的爸爸”周末終于可以回家了,孩子和自己也更加親近了。
“一輛班車和一張高鐵票,可以把520華里的距離縮短成一個多小時,但這并不意味著官兵兩地分居的所有困難就都解決了。”支隊政治工作部主任張弢告訴記者,他們還將繼續完善和拓展跨省輪休制度,并對艦艇執行廠修任務、享受兩地分居費等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問題,制訂切實有效的服務措施和機制,在積極與上級機關溝通協調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為官兵解決實際困難。
主動關愛更可貴
“520”在網絡里是一個愛的數字,在本文中卻見證了東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100多名已婚官兵服從改革大局的犧牲奉獻。
當下,不少部隊從一個營盤走向另一個營盤,不少官兵從一個崗位奔赴另一個崗位,不少已婚官兵的家庭也面臨著候鳥般的“遷徙”。一句話,“兩地分居”“雙城生活”將成為常態,離別也將成為常事。如何處理好已婚官兵所遇到的實際困難,是各級黨委、領導干部必須面對的解難課題。
改革大考是一場全方位的考驗。值得欣慰的是,東海艦隊某護衛艦支隊黨委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沒有消極等待上級給政策給方案,而是本著真情關愛官兵的初心,主動作為,探尋解決之道,可嘉可贊,殊為可貴。(王玨 劉敏 劉亞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