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新津基地正式投產
昨日記者從新津獲悉,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位于新津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內的動力/儲能電池生產基地已正式投產,年產能為10GWH鋰離子電池,按100千瓦時/臺車計算,可配套10萬輛新能源車。據了解,寧德時代是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創新科技公司,其動力電池使用量2017-2020年蟬聯全球第一,與特斯拉、寶馬等知名車企均有合作。
“寧德時代新津項目的建設和投產,使產業功能區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實力更強勁。”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鄭紅介紹,目前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已集聚寧德時代、銀隆新能源、大洋電機、中材科技、氫車熟路等新能源企業,正形成集研發、制造、后市場服務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從開建到試生產僅用時5個月!
走進寧德時代在新津設立的子公司——成都市新津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津時代”),記者看到,一條條生產線開足馬力加緊生產,滿載鋰離子電池產品的大貨車不時從廠區駛出。
“寧德時代在新津建設項目,是看中這里的產業基礎和發展空間,也有意以成都為基地,開啟在西南地區的重要戰略布局。”新津時代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1年2月,寧德時代在新津投資30億元,使用產業載體約13萬平方米,建設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鋰離子電池市場快速增長,面對應接不暇的市場訂單,急需一條能夠快速投產的生產線。”因此,新津項目在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內,利用現有廠房進行改造建設,經過5個月的廠房改建和設備安裝調試,于今年8月進入試生產階段。
“新津區為我們提供了有一定基礎的載體設施,大大節約了建設時間,整個項目從開始建設到試生產只用了短短5個月。”該負責人說。目前5條生產線已全部開動,形成年產能10GWh的鋰離子電池生產規模。
車間寬敞工作人員卻寥寥無幾?
車間內寬敞明亮整潔,工作人員卻寥寥無幾,更多的是強有力的機械手在不停工作……在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記者沿參觀通道參觀了新津時代的一條生產線。
“在新津建設的這個項目,工廠智能化、數字化程度高,一條生產線有3600個質量控制點,顯然,這不是依靠人力可以實現,而是大數據平臺在對整個制造過程進行管理的。舉個例子,我們的MES系統對每個電池收集數據達到1萬多個,能全面監測和控制電池的質量。”該負責人介紹,新津時代使用的是全球領先的鋰離子電池生產線,目前5條生產線所用設備有400余臺,全部開足馬力生產。
據了解,目前新津時代生產的產品,正是寧德時代的代表產品——磷酸鐵鋰280Ah儲能電芯,該產品擁有國際領先技術,通過國內外多項標準,應用于大型風光儲能、調峰調頻類儲能等多種應用場景,覆蓋國內外主要儲能市場。
繼續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成為全球共識,新能源產業迎來重要發展契機。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鄭紅表示,產業功能區內不僅引入了許多優質的新能源企業,而且企業間互相合作,共同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比如,銀隆新能源與大洋電機簽約合作后,雙方共同研發氫燃料電池、氫燃料車、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系統等產品,已成功下線了首臺銀隆氫燃料電池車。
而寧德時代“加盟”新津后,也與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內的硅寶科技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充分依托各自行業背景和資源、技術優勢,共同開發提升電池性能的新材料。“這些企業同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參與者,相互之間發生‘化學反應’,是我們樂意看到的。”鄭紅表示,下一步,還將加大項目招引力度,繼續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成都日報記者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