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子規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近日,安徽省金寨縣鐵沖鄉蠶桑養殖基地的蠶房內,一簸簸白白胖胖的蠶寶寶讓人眼前一亮,養蠶戶們辛勤忙碌著,忙著走向致富的“絲”路。
近年來,鐵沖鄉高度重視蠶桑產業發展,借助幫扶力量,不斷優化產業布局,采取“大戶+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經營管理方式,探索發展“種養分離、桑葉商品化及二次分紅”的模式,主動謀劃蠶桑產業項目,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規模化發展蠶桑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農戶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政策惠農,產業興旺有支撐。鐵沖鄉將蠶桑產業作為特色產業大力發展,充分利用會議、廣播、公開欄、網絡等多種形式,多層次、全方位廣泛宣傳發展蠶桑養殖的重大意義,宣傳發展蠶桑產業的優惠政策和經濟效益,引導農民積極響應,自覺參與到蠶桑產業發展中來。如今,鐵沖鄉全鄉蠶桑種植面積達2000余畝,每季度養蠶穩定在400張以上,產值可達100萬元,由傳統的分散種植轉變成大戶規模化種植,讓蠶桑產業成為本鄉集體經濟支柱產業。
科技強農,養殖蠶桑有保障。為發展蠶桑產業,鐵沖鄉專門成立了蠶桑技術服務組,在技術服務組的引導下,鐵沖鄉建立了統一的技術管理、養殖標準,使蠶繭質量和產業效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時邀請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單位積極開展惠農助農科技培訓,通過專家團隊的技術指導和種植品種的改良,蠶繭產量和質量均得到大幅提升,今年8月還掛牌了安徽農業大學蠶桑博士團隊授牌的蠶桑絲綢產業聯盟優秀示范基地。
作為傳統的增收致富產業,蠶桑在助力鄉村振興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鐵沖鄉通過資金扶持、技術引導等方式,不斷擴大優質桑種植面積,為蠶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下一步,鐵沖鄉將持續打造蠶桑產業基地,推進蠶桑產業規模化、機械化,發掘蠶桑產業附加值,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