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業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南充市嘉陵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前不久入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一片小桑葉如何長成了大產業?接下來就和記者一起去探索經“桑”之道。
從南充主城區出發,沿嘉陵江支流西充河西上,空中視角盡覽10萬畝郁郁蔥蔥的桑樹。這里便是嘉陵區現代農業產業園。
記者楊馥璘:在這個現代農業園區,一片小桑葉被賦予了更多的可能性。
(資料圖)
記者楊馥璘:用桑葉養蠶產絲可以加工制成精美的服裝,桑葉也可以變作清洌甘甜的桑茶,品茗時的甜品,端午節的桑茶棕,我們從桑葉多元化的應用中,看到了迭代更新的經“桑”之道。
四川尚好茶業有限公司是最早一批入駐園區的企業之一,不局限于傳統桑葉的發展,該公司將更多視線放到拓寬產業鏈上,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桑葉茶桑食品制造商和供應商。依托園內“雙院士工作站”,尚好仍在探索桑葉運用的更大想象空間。
四川尚好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慶華:(我們)正在開展桑食品、藥品的開發,后期也準備就是向桑的日化產品,比如桑葉面膜這一系列產品推進。目前,我們有6條茶葉生產線以及飲料凍干食品生產線各一條,今年的(年產值)目標是7個億。
聚焦桑資源綜合開發領域,嘉陵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已入駐30多家龍頭企業,研發桑產品100余種,綜合總產值34億元。獨具一格的優勢主導產業幫助園區爭創“國字號”拿到了“入場券”,中央給予獎補資金1億元。接下來,如何讓這筆資金落實到產業上,花在刀刃上?嘉陵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茍會平向我們展示了一份項目清單。
南充市嘉陵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茍會平:項目主要包括5個方面13個項目,主要突出科技創新、數字農業、實地教育培訓。我們成立了園區管委會,專門負責項目的建設和資金使用監管,確保中期評估和最終認定,能夠交出優秀的答卷。
2025年,嘉陵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將奔赴國家認定大考。在備考階段,南充常態化開展調查研究,在田間地頭“抽絲剝繭”,挖出高質量發展產業園的真知灼見。得知園區務工的老百姓在專業技術上還有提升空間,當地農業農村局和蠶業總站決定根據農時季節的不同,定期對大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
南充市嘉陵區雙桂鎮三龍場村村民盧宗宏:給我們培訓了之后,桑樹長勢好,我們老百姓收入也高,一年收入3萬塊左右。
南充市委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局局長何鵬:下一步,對標生產+加工+科技全產業鏈布局,整合投入資金18億元以上,全力打造新型蠶桑科技創新引領區,力爭2026年全市蠶桑綜合產值突破150億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