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眼下,正是棉花陸續進入現蕾期,也是上頭水的關鍵時期,新疆昌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邀請中國農業科學院有關專家,在田間地頭給棉農開展了一場優質棉高產栽培技術田間培訓,吸引了不少棉農和專技人員參加。
“像今年的這種年份,我們建議你,采用人工打頂……”
6月6日上午,中國農業科學院有關專家和昌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推廣研究員,在新疆昌吉市佃壩鎮東溝村村民楊帆今年種植的3000畝棉花地里,根據種植戶的田間植株長勢和今年的地力情況,手把手教授水肥一體化、化學調控精準平衡調控技術。
“因為今年的年份比較特殊,前期我們知道,低溫寡照,我們的這個棉花苗長勢比較緩慢,主要是水肥一體化這個管理措施,頭水和二水,我們建議要提早。也是在棉花苗期管理的最關鍵的時期,苗期到蕾期,再到這個初發期比較關鍵,也是7月1號打頂前的最關鍵的這一個月的時間。使我們這個棉苗,提早進入生殖生長階段,促進早現蕾,早開花,早結鈴。”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高品質棉團隊首席科學家、國家級研究員宋美珍說。
專家針對今年氣候變化對綿苗生長期作用的講解,也讓不少棉農認識到了高溫天氣對前期弱苗的持續影響,隨即調整了田間管理措施,提高植株的綜合抗逆性。
“我們也知道了如何防控,如何讓棉花更高效地成長,有更好的收益,以便于我們在現有的基礎上更好地進行田間管理,也希望我今年有一個更好的收成。”棉農楊帆說。
今年,新疆昌吉市種植棉花32萬畝,長勢良好,為確保全市棉花持續豐產、棉農持續增收,昌吉市組織40名專家和農業技術人員,持續做好各項田管工作,提升棉花生產效益。
“通過各項措施的提前的技術的指導和引導。最后把我們昌吉市這個優質棉這個優質、高產、高效,這種栽培技術進行一個大面積的推廣,在這種異常氣候頻發的這種狀態下,達到我們昌吉市棉花這個優質高產這種高效高收益這種目的,保證種植戶的產量和效益。”新疆昌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栽培科科長楊金霞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