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  正文

        中國治水智慧何以千年不衰 延續至今的奧秘是什么?

        評論

        中國治水智慧何以千年不衰

        9月4日,第三屆世界灌溉論壇和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0屆執理會全體會議在印尼巴厘島召開,會上公布了2019年度(第六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單,中國申報的內蒙古河套灌區、江西千金陂灌溉工程被收錄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至此,我國已有19項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翻看中國的水利史以及文明史,這些灌溉工程都曾寫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并且至今仍發揮著作用。今年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兩項工程是何“來頭”?這些灌溉工程遺產體現出怎樣的治水智慧?它們何以千年不衰?

        這兩項工程因何當選?

        河套灌區和千金陂或許并不為人熟知,但此次能夠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自然“來頭”不小——它們都蘊含著燦爛的歷史,滿載著不衰的故事。

        先看河套灌區,這項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的工程,是黃河多沙河流引水灌溉的典范,現狀灌溉面積1020萬畝,是全國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超大型千萬畝灌區之一。河套灌區引黃灌溉始于秦漢,歷經北魏隋唐大規模開發,至清末開挖大小干渠40多條,13條大干渠沿用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水利部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利史與水文化研究部主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利遺產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李云鵬告訴記者,河套灌區地處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交錯帶,它和長城共同見證了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黃河變遷的歷史,同時也是內蒙古高原最重要的糧食產區和生態屏障。“黃河北、陰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糧川”,河套灌區悠久厚重的水利文化,承載著河套地區的歷史發展進程。

        千金陂位于江西省撫州市撫河干流上,始建于唐咸通九年(868年),是長江中游贛撫平原灌溉農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千金陂是古代撫州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古籍記載其‘灌田千余頃’,被譽為撫河上的‘都江堰’。千金陂全長1.1公里,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重力式干砌石江河制導工程,它的建成保障了中洲圍的灌溉引水,同時對撫河防洪、撫州城市水環境修復、水運保障發揮了重要作用,現狀灌溉面積2.2萬畝。”李云鵬說。

        延續至今的奧秘是什么?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設立的目的,不僅是要梳理認知世界灌溉文明的歷史演變脈絡及其價值,還要了解支撐工程長期運用的關鍵特性,總結學習其可持續灌溉的智慧。

        可持續,就意味著足夠旺盛的生命力。目前,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都是仍在使用的工程。流淌過千年時光,這些工程的生命力源自何處?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會長譚徐明將我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千年不衰的生命力歸納為科學利用江河,即利用自然條件,通過工程優化區域自然條件。

        “比如無壩引水的都江堰,巧妙地利用了岷江從峽谷進入平原的河道地形,以極少的工程為成都平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以近似天然河流的渠道,實現了灌區自流灌溉。”譚徐明舉例說。

        譚徐明認為,古代灌溉工程得以延續至今的關鍵,還在于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灌溉文化。“中國灌溉工程在管理上一直是政府主導下的用水戶自治。政府介入工程管理,對于維持上下游、左右岸用水公平提供了保障。而政府與用水戶之間,用水戶與用水戶之間的紐帶則是通過勞動力組織、工程管理,水量分配聯系起來的,其中共同的水神崇拜對于凝聚力量,維護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說,人們以最少的管理成本,實現了灌溉工程的可持續。”譚徐明進一步解釋說。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繼續造福一方的工程,更重要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和價值觀,還有權利—義務—利益結合的管理制度,以及因此產生的豐富多彩的文化。”譚徐明強調。

        文化遺產如何保護傳承?

        目前,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項目已達19處,是擁有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工程類型最豐富、灌溉效益最突出、分布范圍最廣泛的國家。中國為什么能收獲這些“世界之最”?這體現出我國怎樣的灌溉歷史和文化內涵?

        李云鵬表示,特有的自然氣候條件,使灌溉成為中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撐。中國作為農業大國,灌溉發展的歷史與中華文明的歷史同樣悠久。

        據了解,我國19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現狀灌溉面積合計約3300多萬畝,相當于一百多個大型灌區,其功能和效益可見一斑。“可以說我國的灌溉工程遺產支撐了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有極其豐富且極具代表性的歷史科技文化內涵和管理經驗值得挖掘和傳承。”李云鵬說。

        正因承載著如此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申遺成功對這些灌溉工程而言更意味著新的起點。今后,應如何保護、傳承、利用好這些工程遺產?

        譚徐明指出,首先這些灌溉工程遺產的管理者要有正確的價值觀,遺產的文化形態包括工程建筑型式、堰廟、碑刻等必須得到切實保護。此外,為讓更多人了解這些凝結著古人治水智慧的歷史文化遺產,還要向公眾全面生動地展示工程并予以科學的闡釋。“好的利用就是最好的保護,期待這些遺產繼續發揮好水利效益,保有它的靈動和美好,為歷史留見證,為未來留永恒。”譚徐明說。(記者 陳晨)

        標簽: 治水智慧

        今日熱點

        熱點排行

        最近更新

        所刊載信息部分轉載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郵箱:5855973@qq.com

        聯系我們| 中國品牌網 | 滬ICP備2022005074號-18 營業執照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模特在线播放| 亚洲校园春色小说|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成a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ideos|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新区|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18p| 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不卡在线亚瑟|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亚洲毛片αv无线播放一区|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久| 亚洲欧美熟妇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 MM131亚洲国产美女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女人18毛片水真多|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