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前幾年,智能汽車還是具有互聯網基因的造車新勢力獨有標簽,那么現階段全球車企的智能化轉型創新,正在讓傳統汽車市場重新煥發生機,智能汽車將在汽車消費市場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日前,由汽車評價研究院主辦的第三屆“地平線杯”中國智能汽車年度車型評價實車測試及評審會在京舉行。經過在專業智能網聯測試場地層層選拔,包括上汽通用別克GL8、華晨寶馬iX3、一汽-大眾ID.4 CROZZ20在內的20款車型從百余款車型中脫穎而出。此次評選活動中,智能汽車反映出的整體趨勢是功能性顯著增強,給消費者的好感度明顯提升。
如今,智能化已成為汽車市場最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借助這一技術,車輛已從傳統出行工具向集出行變革、能源管理、數字交通、智慧城市于一體的超級智能終端轉變。同時,業內更加密切關注智能汽車發展的每一步,關注其為消費者創造的新價值。
汽車評價院院長李慶文表示,國內汽車產業抓住了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機遇,聚焦在電動汽車和智能化為主攻方向,尤其是智能汽車,在近幾年內獲得了長足的進步,發展勢頭非常迅猛。除了在車型創新方面外,尤其在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云計算這些新興技術上取得突破,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局面。
為了確保本次測試活動的真實性,本次測試邀請吉林大學汽車研究院、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等多家院校業內人士參與實車測試。
據中國智能汽車年度車型評價委員會主席管欣介紹,智能汽車的智能化技術評價方法是吉林大學汽車國家重點實驗室多年來智能汽車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從需求側的角度對目前市場上銷售車型的智能化水平進行評價。測試主要從三個功能模塊進行考察,即控制智能化、界面智能化和網聯智能,多方面考察智能化功能帶來的駕乘體驗的提升。
經過多年發展,如今國內整體汽車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很多車企在測試過程中發現了產品可以提升的方向并加以改進,智能網聯測試對推動汽車行業智能化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徐向陽表示:“通過實車測試,感受到今年車企之間智能化水平差距和去年相比明顯減小了,車輛智能化整體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從今年入圍實車評測的情況來看,合資品牌在智能化水平方面進步明顯,與自主品牌車型的差距逐漸減少。可以預見,未來在智能化領域,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之間的競爭會愈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