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申購
新股上市
新股上會
(資料圖片)
終止企業
上交所終止鮮美來IPO審核
上海證券交易所于2023年3月3日依法受理了鮮美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申請文件,并依法依規進行了審核。2023年9月4日,鮮美來及保薦人光大證券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申請。依據有關規定,上交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審核。
湖南崇德科技動壓油膜滑動軸承領域全球第6
崇德科技于今日開啟申購,發行價定為66.8元/股,不久將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崇德科技主要從事動壓油膜滑動軸承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滾動軸承及相關產品等的銷售業務。公司已有專利 172 項,掌握高速滑動軸承核心技術,從而實現了高端軸承國產替代,被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全球配套方面,崇德科技在 2020 年已有全球市場占有率約 1.31%,排名第6。
蜂巢能源王志坤:公司IPO處于問詢階段
蜂巢能源執行副總裁、董秘王志坤表示,2023年公司訂單充裕,各項業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將加快發展新一代短刀電池、新體系電池、超高速疊片等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公司已申報科創板IPO,正處于問詢階段。有關長城汽車將出售蜂巢能源的傳言,王志坤表示均為不實報道,長城汽車也并非蜂巢能源股東。
東莞優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IPO
2023年9月6日,東莞優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東莞優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2645.84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9月7日,滬指跌1.13%,深證成指跌1.84%,創業板指跌2.11%。盤面上,石油、旅游、煤炭等板塊漲幅居前,半導體、船舶、通信設備等板塊跌幅居前。個股呈現普跌態勢,兩市超4600股飄綠。
恒指收跌1.34%,恒生科技指數收跌2.04%。地產板塊回吐漲幅震蕩下行,半導體板塊跌幅居前,科網股持續低迷,三桶油逆市上揚。個股方面,中國恒大(03333.HK)平收,碧桂園(02007.HK)跌12.3%,融創中國(01918.HK)跌6.77%,中芯國際(00981.HK)跌7.6%,中國石油股份(00857.HK)漲2.91%。
9月6日,道指收跌0.5%,納指收跌1.06%,標普500指數收跌0.69%。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跌0.5%。蘋果(AAPL.O)收跌超3.5%,為一個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其將于下周發布新款iPhone。瑞幸咖啡(LKNCY)在粉單市場再漲超4%,總市值96億美元。
華泰證券:民營火箭再突破,關注衛星互聯網產業鏈投資機遇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9月5日,星河動力航天公司宣布,星河動力航天于山東海陽及附近海域圓滿完成谷神星一號海射型(遙一)運載火箭發射任務,順利將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天啟星座”21星至24星送入800km預定軌道,衛星由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抓總研制。星河動力谷神星一號海上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民營火箭公司又一突破,未來火箭密集發射可期,有望顯著加速低軌星座組網,對衛星互聯網產業形成催化作用。
中泰證券:食品需求仍具備韌性
中泰證券研報指出,上半年,伴隨消費漸進式復蘇,食品板塊整體呈現穩健增長態勢。長期看,食品需求仍具備韌性。
中信建投:電池、一體化盈利相對強勢,部分環節擴產已有放緩跡象
中信建投9月7日研報指出,上半年光伏產業鏈價格已逐步回歸理性,國內需求在IRR大幅改善的情況下持續超預期。而在硅料價格快速下行的過程中,Q2硅料、硅片企業盈利能力環比有所下滑。面對產能過剩問題,硅料、硅片環節擴產速度已出現趨緩狀態。玻璃、膠膜等輔材環節盈利持續處于低位,企業資本開支也同樣環比大幅下滑。電池、組件企業在N型技術帶動下,目前仍處于快速擴產狀態。近期IPO及再融資政策收緊,光伏企業未來擴產將更多以來自身造血能力,各環節龍頭企業在成本管控、運營能力上具備一定優勢,行業競爭加劇后現金流更為充裕。
未來智能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AI智能硬件公司未來智能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由天際資本領投,本輪融資將用于新產品落地、市場拓展等多個用途。
泰矽微完成數千萬元新一輪戰略融資
上海泰矽微宣布完成數千萬元新一輪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常州星宇車燈股份有限公司。泰矽微是一家專注于垂直行業市場的物聯網MCU芯片的研發和銷售的公司。
磅策醫療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磅策醫療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鼎投資獨家投資。本輪募集資金將用于臨床認證、產能強化及全球化推廣。
本文數據更新截至當日17:00。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證券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注:本文僅作內容傳播,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