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中芯集成發布上市以來第一份半年報數據。財報顯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4.82億元,同比增長60.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1.09億元,同比虧損有所擴大。對于公司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工作人員表示,凈利潤虧損主要是因為設備折舊導致。在半導體行業中,設備折舊水平是比較高的。但是折舊帶來的虧損,不代表公司經營有問題,公司目前現金流還是可以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全球芯片產業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整體遇冷,但汽車芯片卻逆勢進入快速增長期。半年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芯集成持續深耕新能源汽車及風光儲領域,其中汽車業務同比增長達510.67%,直接帶動公司的主營業務實現超過60%的增長。
近年來,中國汽車芯片市場快速發展。隨著智能化和電動化趨勢的推動,汽車芯片在汽車電子控制系統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政府和相關企業也在積極推動汽車芯片產業的發展,加強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同時也加強了與國際芯片巨頭的合作。
——中國汽車芯片廠商產量逐步提升
中國汽車芯片主要生產企業包括韋爾股份、盛邦股份、兆易創新、思瑞浦、北方君正等。其中韋爾股份以122.66億顆排名第一,其次是圣邦股份,產量為53.90億顆。其中功率芯片和模擬芯片的產量相對更高。隨著中國汽車向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快速發展,各種類型的汽車芯片需求增長,汽車芯片廠商的產量也會隨之提升。
——中國汽車芯片廠商銷售情況
在我國主要的汽車芯片銷售企業中,韋爾股份以102.91億顆排名第一,其次是圣邦股份,銷量為47.52億顆。其中功率芯片和模擬芯片的銷量相對更高。隨著中國汽車向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快速發展,汽車廠商加大對各種類型的主控芯片的技術研發,未來國內汽車芯片廠商將迎來發展的良機。
——中國汽車芯片市場需求量分析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介紹,現代化汽車的車載芯片數量越來越多,并且新能源汽車的芯片使用量要普遍高于傳統燃油汽車。以全球水平的汽車芯片搭載量初步測算,2021年我國汽車芯片需求量為178億顆。
——中國汽車大算力芯片市場規模分析
目前中國的政策環境仍未放開L3級別以上的自動駕駛汽車正式商用,但與此同時,小鵬、蔚來、威馬等多家國內智能汽車廠商已經開始通過預置算力的方式進行L3級別以上的自動駕駛汽車布局。參考全球的情況,2021年L3級別自動駕駛汽車滲透率接近1‰,2021年中國大算力芯片市場潛在規模為2.01億元。
中電科集團首席專家王育新表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制造國、消費國、出口國,龐大的汽車市場必將帶動汽車芯片產業快速發展。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快速發展,對各類汽車芯片的需求越來越多,高性能模擬與數?;旌想娐肥瞧囆酒蟹浅V匾拈T類,這類電路將隨著汽車動力電池、整車電子電氣架構的演進,在指標、集成度、實現方式等方面不斷變革,支撐新能源車朝著更加安全、高效方向發展。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