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為了鼓勵各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數據交易,近日,上海數據交易所發布“數據要素市場繁榮計劃”,將面向全國范圍內的數據要素市場相關企業,推出關于開展促進數據要素流通專項激勵資金的方案,擬設立一億元人民幣的專項激勵資金,以繁榮數商生態、活躍場內交易,充分激發數據要素市場活力。
圍繞數據產品組織與交易,“繁榮計劃”涵蓋三大方面的激勵舉措,一是首次登記掛牌補貼,數據產品供方企業在上海數交所首次登記并掛牌的,按照每家不超過10萬元的額度給予一次性補貼。二是數據產品交易示范補貼,對符合一定交易合同數量且達成相應交易額的數據產品供需方企業給予相應激勵資金。三是優質數商培育補貼,鼓勵數商更多、更好地為場內交易主體進行多元服務,活躍場內交易。
(資料圖)
——數據要素特點分析
數據要素市場包含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加工、數據流通、數據分析、數據應用、生態保障七大模塊。數據要素市場就是將尚未完全由市場配置的數據要素轉向由市場配置的動態過程,其目的是實現數據流動的價值或者數據在流動中產生價值。
——大數據產業加速發展
2015年以來,隨著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動,大數據產業加速發展。根據IDC于2021年3月發布的最新預測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大數據市場整體規模預計首次超過100億美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15.9%。
長期來看,中國大數據支出整體呈穩步增長態勢,市場總量有望在2024年超過200億美元,增速領跑全球。隨著我國大數據產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產業發展不斷壯大,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屬性不斷凸顯。
——數據要素市場日益壯大,市場規模高速增長
從市場規模來看,十三五期間,以數據采集、數據清洗、數據標注、數據交易等核心數據要素環節構成的中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據國家工信安全中心測算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到545億元,預計到2025年,規模將突破1749億元,整體上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展望數據要素市場未來的發展路徑,中國科協網絡與數據法治決策咨詢首席專家、聯合國世界絲路論壇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春暉認為,未來數字經濟時代2.0版本的“數實融合”,將是數據要素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據王春暉介紹,數據要成為生產要素形態一般由兩種方式轉化而來:一是數據資源的要素化,即把數據要素資源作為生產資料與具有一定數字和智能應用技能和生產運營的勞動者相結合,并投入到生產過程;二是將已經產生的數據產品投入到再生產過程,使之成為生產要素形態。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