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對電力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電力建設涵蓋了電力發電、輸電、配電等多個環節,為社會提供可靠的電力供應。電力發電方面,傳統的火力發電和水力發電依然占據主導地位,而清潔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也逐漸嶄露頭角。同時,智能電網的發展使得電力輸配更加高效、可靠,并促進了能源的可持續利用。電力建設不僅滿足了人們的日常用電需求,也支撐了工業生產和城市發展。未來,隨著能源轉型的深入推進,電力建設將繼續迎來新的挑戰和機遇,為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可持續的動力。
【資料圖】
近日,由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舉辦的中國電力建設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以“賦能電力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旨在凝聚行業共識,形成發展合力,引領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科技創新與數智化轉型,提升質量安全水平,助力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行業投資規模平穩波動。電力行業是社會公用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國經濟發展戰略中優先發展的重點領域。2014-2021年,中國電源工程投資規模呈平穩波動的態勢。根據中電聯數據,2021年中國電源工程投資規模超過4000億元,雖然投資規模較2020年投資規模出現小幅度縮水,但是行業整體趨勢趨于平穩,且2021年投資規模相較于2014年投資規模相差無幾。
發電裝機容量穩步擴大。2015-2021年,中國發電裝機容量逐年上升。2021年中國發電裝機容量超過20億千瓦,同比增長約為8%。從發展趨勢來看,中國電力行業發電裝機容量日益擴大,增速穩定在5%以上,發電裝機容量穩步擴大,整體發展趨勢向好。
發電量小幅度下降。2015-2021年中國發電量波動提升。2021年中國發電量超過7萬億千瓦時,相較于2020年發電量小幅度下降。這主要是因為部分地區限電,供給市場受到限制,導致中國發電量有所下降。
行業需求市場較為活躍。2011-2021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逐年遞增。這主要因為中國商業、工業和居民用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2021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超過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過10%。綜合來看,電力行業需求較為活躍,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目前整體發展勢頭較好,用電情況有增無減。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余兵表示,電力建設行業要多元賦能持續提升電力建設安全水平,積極推進“智慧工地”建設等先進技術及裝備,助推電力建設高質量發展。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楊昆表示,未來電力建設行業要以更高站位、更高標準,助力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要用更多凝聚中國創造、體現中國質量、代表中國品牌的大國重器、大國工程,為中國電力事業發展再立新功,開創電力工程建設新局面。
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會長王思強在大會上呼吁推動電力建設行業創新突破和系統變革。“中國電力建設高質量發展序幕已經拉開,未來要立足開局之年、鉚足干事之力,奮力譜寫新時代電力建設新篇章。”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發電設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