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任江
精品景區建設是新疆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一定程度上,高等級景區數量是地區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標桿,高等級景區的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在旅游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6月13日,在文化和旅游部產業項目服務平臺第33期精品項目交流對接活動暨新疆文化和旅游產業投融資促進活動圓桌對話上,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宋洋洋卻提醒:傳統景區正面臨“中年危機”,應盡快走出來。
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宋洋洋。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任江攝
“當下,旅游消費趨勢變化顯著而多樣,游客的消費體驗越來越趨于非景區化、生活化、場景化,而且必不可少地存在著旅游消費的重構以及文化浸潤等,游客更傾向于產生本地感覺、本地視角,他們希望能以本地人的視角,去感受所在地生活、文化。這些都不可避免地對傳統景區發展產生影響。”宋洋洋認為。
他所說的傳統景區,就是有圍欄圍墻,需要買票進入的景區,“傳統景區占據旅游業的大部分,也對旅游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旅游業中重要的承載客源、承載項目的主體。”宋洋洋話鋒一轉,“但是,隨著消費趨勢在變化,消費訴求和偏好也在變化,傳統景區如果跟不上變化,不能應勢而變,就容易被新興消費群體所拋棄。”
圓桌對話現場。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任江攝
新疆絕大多數景區還屬于傳統景區,如何轉變?宋洋洋認為,傳統景區不能走單一觀光型景區的路,而應該打造復合業態、復合消費場景,逐漸擺脫門票經濟。新疆的景區不僅有令人難忘的自然風光,更有厚重的歷史文化、民俗民情,應融入景區建設之中,用旅游演藝、生活場景、文化街區、非遺體驗以及城市風貌等,營造富有新疆特色的生活化場景。
“在旅游規劃、設計線路時,要更多體現個性化,根據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優化線路和產品。在營銷推廣層面,也要更加突出精準營銷,要充分考慮不同消費人群的個性化需求。”宋洋洋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