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新聞:4月10日上午,在旅交會上,2023新疆旅游+公益暨第二期公益沙龍如期舉行,10位嘉賓從各個角度探討“旅游+公益”這個話題。
相關閱讀:旅游+公益等于?答案在這里
漫談:
“旅游+公益”中有一種公益旅游也叫義工旅行,是一種新型的旅游方式,旅行者在旅游中承擔一些社會責任,如參與保護野生動植物或者參與呼吁保護當地自然公益倡導等,它能夠對旅游目的地產生直接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這種“以旅行之名,行義工之事,助需要之人”的方式,既有助于吸引更多人的關注、支持和加入,又引領游客從欣賞美麗風景到體驗美好生活的需求轉變,讓旅途更有溫度。這樣的旅途有景、有人、有溫度,給了游客更多更新的選擇。
近些年,以環保的名義去慕士塔格峰大本營、博格達峰、賽里木湖撿垃圾的產品也有不少。但這些產品一般就公益說公益,沒有很好地把旅游融入其中。
反觀新疆的“旅游+公益”,我們又能做些什么?
新疆山、水、林、景、人文歷史等特色資源豐富,非常適合在“旅游+公益”上進行產品設計。面向游客志愿者設計特定的公益項目,項目與志愿時數、服務次數綁定,讓志愿者獲得充足的體驗感、幸福感,從而推動新疆“旅游+公益”的良性循環。
“旅游+公益”的發展模式,會讓旅途充滿溫度。參與者在旅途既做了公益又享受了旅游,而對整個文旅行業來說,可以成為一種“產業聯動、跨界混搭、共建共享”的融合發展新模式。(姜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