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匯通財經APP訊——OPEC+額外減產100多萬桶/天,中國的原油進口創歷史新高,今年航空旅行前景樂觀,因此航空燃料需求旺盛。然而,似乎沒有什么能使油價大幅高于目前的水平,即每桶70美元至75美元。
看跌因素很明顯,而且確實很重要:盡管石油進口量創歷史新高,但1/中國經濟從疫情中復蘇的速度仍存在不確定性、2/對通脹和經濟衰退的擔憂似乎已經成為大宗商品交易商中間的流行病。
還有第三個看跌因素在起作用,這是一個在之前的行業周期中沒有出現的新因素,就是3/能源轉型。許多預測稱,向風能、太陽能和電動汽車的轉變將扼殺石油需求。
最新的預測來自加拿大能源監管機構(CER)。CER使用計算機建模來預測長期的石油需求,并發現到2050年,全球能源體系成功過渡到凈零狀態將減少65%的石油需求。
即使這不是需求的完全“死亡”,減少得相當顯著。但與此同時,國際能源署(IEA)本月表示,預計石油需求增長將在2030年之前見頂,同樣是因為轉型。
IEA署長Fatih Birol表示:“向清潔能源經濟的轉變正在加快,隨著電動汽車、能源效率和其他技術的進步,全球石油需求將在這個十年末之前見頂?!薄爱a油國需要密切關注變化的步伐,并調整其投資決策,以確保有序過渡?!?br>有了IEA和CER這樣的機構提供的確定性,許多產油國確實會對自己的增長計劃三思而后行。這就是當前油價形勢的最大風險所在:不久油價會飆升,這是因為市場陷入了短缺。
這并不是一個新情況。事實上,分析人士一直對此發出警告有段時間了。根據Rystad Energy最近的數據,今年下半年缺口可能達到240萬桶/天。與此同時,需求將增加170萬桶/天。在這種背景下,油價究竟該合理地走向何方?向上。
一旦交易員發現供需之間的差距,并意識到由于石油的基本性質,石油需求是相當缺乏彈性的,油價就會上漲。幾乎所有東西都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用到石油,這意味著無論油價如何,需求變化不大。
目前,交易員們似乎專注于中國經濟回歸正常、歐洲經濟衰退和美國通脹上,似乎已經忘記了最后一個事實。但與此同時,他們看到俄羅斯的石油出口穩定,盡管俄羅斯承諾減產50萬桶/天,伊朗的石油出口增加,OPEC+的減產低于計劃。
換句話說,就交易員而言,目前供應充足。而且需求似乎不像很快會在任何地方強勁增長,至少從出行數據來看是這樣。
Rystad報告稱,過去幾周,全球道路交通量已降至2019年水平以下。但在此之前的三個月里,它卻高于這些水平。
這里有一份去年IEA有趣的報告。2022年6月中旬,IEA預測,今年的原油供應將不得不趕上需求。
IEA在其2022年6月的市場報告中表示:“隨著更嚴厲的制裁迫使俄羅斯關閉更多的油井,許多產油國面臨產能限制,明年的全球石油供應可能難以跟上需求的步伐?!?br>我們都看到了結果,俄羅斯的出口變得有些神秘,Rystad再次指出,因為俄羅斯確實已經減產了約40萬桶/天,這比承諾的要低,但也不少。但出口仍然比幾乎所有人預期的要強勁。
這一點,再加上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明顯不令人滿意,是抑制供應的兩個因素?,F在,因為OPEC+的額外減產遲早會開始產生影響,原因很簡單:需求不會在任何程度上與削減供應成正比地下降。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今年晚些時候,石油多頭可能仍會有出頭之日,尤其是在北半球接近冬季、供暖需求推高石油需求的情況下。夏季駕駛季節可能是石油需求趨勢的一個很好的指標,但冬季采暖季節更好。夏天旅行是一個喜好和方式的問題,冬天保暖是必須的。
布倫特原油連續日線圖
北京時間6月22日15:07 布倫特原油連續 報 76.99 美元/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