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5月18日電由于原料價格沖高回落引發的供應緊張,廢銅采購競爭加劇,企業生產成本過高,4月傳統旺季再生銅桿月度開工率下滑,周度樣本企業開工率僅在23.75%,降至年后新低。卓創資訊后期原料供應依然偏緊,加上企業虧損和需求偏弱,預計短期再生銅桿開工率仍低位調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再生銅桿的生產材料,4月廢銅價格再度走出“過山車”行情,整體表現沖高后破位下跌,月度高低價差擴大至1700元/噸。受價格振幅走闊影響,廢銅持貨商惜售,再生銅桿原料到貨量驟減,加工企業整體開工率在40%附近,較往年旺季相比下滑至少15個百分點。
卓創資訊調研了國內50家再生銅桿企業年產能600余萬噸,市場開工負荷率運行區間在24.78%-45.23%。4月再生銅桿產量在17.43萬噸,環比上月20.71萬噸減少3.28萬噸。5月初樣本企業年度產能254萬噸再生銅桿產量12070噸,開工負荷率在23.75%,環比下降2.99%,刷新年內新低。
究其原因,一方面,貿易商虧損,廢銅原料供應接近斷層。
以山東市場為例,作為年度廢銅流量超過100萬噸的再生大省,4月份光亮銅月末價格較月中下跌1400元/噸,較月初下跌400元/噸。受此影響逐漸隨盤買入高價的貿易商,因月中價格“滑坡”后惜售捂貨。以金屬城為例4月廢銅月度成交量在8.16萬噸,環比3月減少34.89%,其余市場因利潤影響反應趨同,因此短期廢銅供應減少,供應的斷層影響再生銅桿企業開工率普遍下滑。
另一方面,精廢價差倒掛限制需求,再生銅桿替代性下降。
再生銅桿作為無氧桿的替代品,是廢銅的主要下游占比超過60%, 一般市場默認再生銅桿與無氧銅桿價差在1000元/噸,當價差收窄至600元/噸,再生銅桿替代性下降。4月下旬開始由于廢銅貿易商挺價,再生銅桿企業為保證生產,不得不超出合理區間采購,導致再生銅桿與無氧銅桿價差收窄至200元/噸,競爭優勢丟失再生銅桿需求下降,導致企業開工負荷率下降。
此外,由于再生銅桿產能過剩,地區間政策差異,企業競價高出本企業的加工成本線,以當日采購廢銅價格生產再生銅桿虧損200-300元/噸,因此4月末河南、江蘇。安徽、四川等企業于五一假期放假,市場產量整體下降,甚至假期過后仍有企業因原料短缺企業仍未開工。
因此,價格下跌引發的原材料緊張、地區競爭和替代性需求下降,成為再生銅桿產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卓創資訊預計5月廢銅價格承壓和產能過剩引發的競爭,利潤下滑再生銅桿開工率將延續低位運行。
另從原料市場看,多因素掣肘廢銅價格上漲,原料供應緊張情況延續。由于美歐洲市場為抑制通脹的持續加息,美國2023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化環比增長1.1%,低于市場預期的2%; 4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8.6%,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再次降至2020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顯示全球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市場心態偏弱,廢銅價格重心大概率偏弱運行,難以刺激更多廢銅貨源流入市場。
同時,再生銅桿產能擴張,但利潤下降開工延續低位。據卓創資訊調研,2023年4月和5月,四川、江西等地仍有再生銅桿產能投產,預計投產產能至少在20萬噸,而且后市安徽和河南等地也會有新投產企業,卓創資訊預計2023年新投產產能至少在61萬噸,但優勢地區產能集中度提升將加劇原料競爭,抬高廢銅的采購成本。據卓創資訊監測,當前企業以當日廢銅制成銅桿銷售,大約虧損500-600元/噸,假如優勢地區企業集中度上升,競價令采購成本繼續增加或令虧損擴大至600元/噸以上,企業生產虧損將拉低市場的整體開工。
綜合分析,基本面表現供需雙弱廢銅價格承壓,原料供應緊張,精廢差持續倒掛,再生銅桿對于精銅桿的替代性降低,限制市場需求;產能擴展將加劇原料競爭局面,加工企業持續虧損開工意愿下降。供應減少和利潤虧損或令再生銅桿開繼續減產。卓創資訊預計短期再生銅桿開工率凸顯淡季特征,延續低區間整理。
(作者:宋洪瀟,卓創資訊分析師)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