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當國慶的紅旗漫卷嶺南大地,廣鐵集團的鋼鐵動脈正以萬鈞之勢,承載著千萬家庭的團圓期盼與旅途向往。3019.3萬人次的發送量、350.7萬人次的單日峰值、643列深夜飛馳的高鐵,這些數字背后,是廣鐵用精準調度、貼心服務與硬核保障書寫的假期運輸答卷,更是“人民鐵路為人民”宗旨的生動詮釋。
運力升級是這份答卷的“硬支撐”。面對旅游流與探親流交織的出行高峰,廣鐵以“一日一圖”的動態調整策略破解運力難題,日均開行旅客列車3419列,加開列車358列,最高峰日開行量達3738列,同比增幅14.5%。新線新站的“首秀”更成為運力提升的亮點。9月開通的梅龍高鐵國慶期間運送旅客13.1萬人次,讓梅州到粵港澳大灣區的通行時間縮短一半以上;汕頭站新站房迎來首個國慶,預計發送旅客24.3萬人次,建站以來最高客流紀錄被刷新。從京廣高鐵288.1萬人次的發送量到廣深港高鐵271.9萬人次的流通規模,從雙環線高鐵的運送量到“塵封復出”的普速列車補充運力,高鐵與普速協同發力,織就了一張覆蓋城鄉、貫通南北的出行網絡。
服務升溫是這份答卷的“暖底色”。在廣州南站,50條安檢通道全力運轉,急客通道為趕車旅客開辟“生命通道”,夜間高鐵開行期間全站通宵運營,配套地鐵延長服務至次日1:30,大站快車接力保障“最后一公里”。在深圳北站,青年志愿者穿梭于進站口與換乘區,愛心輪椅、藥箱隨時待命;長沙南站的“湘遇長南雷鋒服務站”為重點旅客提供全程跟蹤服務,列車上的國慶文化活動讓旅途暖意融融。從12306候補購票的精準匹配到“無額外收費”的溫馨提示,從動車組座椅、電茶爐的專項整修到機務人員對機車關鍵部件的反復檢查,廣鐵將服務細節滲透到購票、進站、乘車、出站的每一個環節。
秩序井然是這份答卷的“穩根基”。面對廣州南站92.2萬人次的單日到發量、深圳北站39.4萬人次的發送峰值,廣鐵通過重聯列車、加掛車廂等措施挖掘運力潛力,客運、調度、車輛等部門密切協同,廣州動車段在多站駐點值守,應急物料隨時待命;機務段制定應急預案,確保司機精準執乘。這種“全鏈條”保障機制,讓1786.6萬人次的高鐵旅客與394.1萬人次的普速旅客都能平安抵達,實現了運輸總量與服務質量的同步提升。
國慶假期的鐵路運輸,從來都是觀察中國發展的窗口。廣鐵集團用2180.7萬人次的安全送達,印證了中國鐵路的運力儲備與調度能力;用“高鐵+服務”的雙重保障,詮釋了交通為民的發展理念。當最后一列夜間高鐵平穩進站,當最后一名旅客踏上歸途,鐵軌上的轟鳴漸漸平息,但廣鐵用擔當與溫情鑄就的出行體驗,早已沉淀為這個國慶最動人的記憶。這張優異的運輸答卷,既是流動中國的生動注腳,更是交通強國建設的堅實一步。(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