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以前所未有的韌性,實現市場快速增長、相關配套體系日益完善、自主品牌不斷崛起、在海外市場也贏得更多認可,駛入發展快車道。但更應清晰地看到,目前全產業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優勢與短板同在、競爭與合作交織的復雜局面,產品性能與技術水平仍待提高,相關企業的盈利狀況也需不斷改善,產業鏈安全穩定可控亟待加強,售后服務與基礎設施等配套體系急需完善,與互聯網、IT以及通信領域的交叉融合也需進一步加強。 通過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實現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突破“卡脖子”技術,促進“雙碳”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車和“數字中國”背景下的智能體系建設,是推動中國汽車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聚焦未來發展,生產力變化帶來了九大關系變革:生產關系的重構、環境關系的平衡、產業關系的融合、價值關系的協同、人文關系的傳承、數據關系的打通、政策標準法規關系的銜接、用戶關系的連接、商業關系的創新。 其中,過去以場景為中心構建的生產關系正在向以用戶為中心轉變;用戶中心時代強調人文關系,即產品所承載的社會文化、用戶情感、精神價值;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需要數據關系的打通,打破數據孤島,建立數字化生態;商業關系也從“利己”向“利他”轉變,在合作中互相成就,在共贏中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 在九大關系變革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發展需要聚焦五大發展趨勢。首先,在經濟復蘇的大環境下,消費者信心逐漸恢復,消費理念和決策行為正在發生巨大轉變;第二,消費升級步伐加快,消費者對汽車產品的品質和外延提出更高要求;第三,汽車消費正在從外生消費為主向內生消費為主轉變,為中國品牌向上提供良好基礎;第四,情感意識、健康意識、文化時尚意識超越傳統消費意識,上升為新的消費理念;第五,消費場景的多元化以及由此決定的服務營銷的全面崛起將成為新的增長點。 同時,還要看到兩大變化:第一,產品形態發生顯著變化,汽車的能力、作用被重新定義,軟硬協同下的汽車產品正在被重新定義。汽車將成為高度集成的兼具工作、生活、娛樂、文化、時尚和健康等多重場景的載人/物的移動終端。這一過程中,汽車的研發及生產體系流程由過去的“產品制造思維方式”向“電子產品思維方式”轉變;第二,商業模式轉變,營銷模式多樣化時代到來。產品時代到用戶時代的轉變使得營銷因素從以往的“產品、渠道、價格、促銷”轉變為“場景、IP、體驗、傳播”。 此外,在對產業未來發展進行研判時,必須時刻牢記“雙碳”目標。汽車動力多樣化時代的到來,綠色能源大量應用,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自主品牌市場份額逐漸擴大,以電動化、智能化為代表的中國汽車企業在品牌、國際影響力上實現突破性提升,不斷加強國內、國際市場開拓能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