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中國作為糖尿病第一大國,患病人數已超1.298億,這個數字仍在上升中。目前,糖尿病成為全社會亟待解決的公共衛生問題。
缺乏運動、“三高”飲食、吸煙、喝酒、熬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糖尿病的發病率不斷升高,并呈現低齡化趨勢。
肥胖與糖尿病之間的因果關系
長期過量攝入營養物質導致肥胖,繼而導致血脂異常、代謝異常,最終出現糖尿病。
目前,在中國,有糖尿病又肥胖的患者有7000萬。對于肥胖的人來說,肥胖本身會導致胰島素抵抗,阻礙胰島素和胰島素受體結合,結合不了就無法使血糖轉移到細胞里面,所以越肥胖胰島素抵抗越多,就會導致胰島素失調。如果胰島素分泌減少或者功能受損,調節血糖的激素控制不了,就會引起血糖升高。
2糖尿病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叫作高危人群,第二個階段叫作糖尿病前期,第三個階段叫作糖尿病。
糖尿病的“高危”和“前期”人群在人群中占比極高。如何讓糖尿病前期人群不發展成糖尿病,讓糖尿病患者不發展出并發癥,這都需要人們主動關注自己的血糖、體重等,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糖尿病的診斷
一個人是否患有糖尿病需要測兩個血糖,一個叫作空腹血糖,是指早餐前空腹狀態測的血糖;另一個指標為餐后兩小時血糖,從進食開始算,餐后兩小時監測血糖。如果空腹血糖>6.1mmol/L或者餐后兩小時血糖>7.8mmol/L,但是數值如果還沒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這種情況被稱為糖尿病前期。這類人隨時都可能成為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并發癥危害大
糖尿病并發癥包括視網膜病變、尿毒癥、足病變等。此外,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較同年齡、同性別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風險是正常人的6倍,發生再梗的風險可以達到40%,而且預期壽命比同齡人減少三分之一。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有70%會死于心血管疾病。
專業人士提示,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積極治療,正確用藥。同時,要做到早防早治、合理膳食、按時作息、多參加戶外運動。(記者 潘聰 趙延靈 制作實習生 王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