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錢江晚報》報道,有媒體報道稱,安徽合肥菜場烤鴨攤僅賣18元/只,暗指烤鴨是用廉價速生鴨制成的,并配上暗訪鴨棚的視頻:鴨棚里養殖著一群白鴨子,個頭還不小。養殖戶說,這里的鴨都是做烤鴨的,30多天就賣了。此消息一出,不禁讓“吃貨們”有些擔心,為什么這些鴨子長這么快?會不會被打了激素?18元一只的鴨子可以放心吃嗎?
據人民網科技頻道報道,肉雞、肉鴨等商品禽類“速成”已經是行業內的常識,只不過因為信息不對稱,大多數消費者認為這不可能。而《齊魯晚報》補充解釋道,肉鴨生長速度快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現在主流的肉鴨品種主要是櫻桃谷,這是來自英國的一個品牌,繼承了北京鴨生長快的遺傳基因,再經過育種專家的層層選育,從育種角度講這是一種很大的進步。
2.與原來養鴨時主要喂青草、菜葉等不同,有專業的飼料廠從營養配方角度為肉鴨訂做了一個均衡的飼料,包括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等都是根據生長需要量進行配方。
3.養殖模式從地面平養、散養過渡到室內、網上平養,向集約化、工廠化轉換,為肉鴨提供了相對舒適的生長環境,讓遺傳體能很好發揮。
而對于鴨子是否被打了激素,據齊魯網報道,國家允許按照規定使用藥物,但嚴禁使用激素。人民網科技頻道補充道,國際家禽協會專門撰文,列舉了多條證據來證明“激素神話”不可能成為現實。第一,添加激素在大多數國家都是明令禁止的,我們國家的規定亦如此,《獸藥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激素類藥品”;第二,“打激素”反而會增加養殖成本;第三,研究表明,激素本身對家禽生長是無效的。
那么,18元一只的鴨子可以放心吃嗎?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王寶維教授在接受《齊魯晚報》采訪時表示,只要嚴格按照養殖規程和休藥期來養殖,消費者是可以放心吃鴨的。此外,浙江省農科院的家禽育種專家盧立志在接受《錢江晚報》采訪時也表示,隨著飼養技術的進步,鴨子的成本越來越低,鴨毛和鴨內臟出售獲得的收益,也可以分攤掉一部分飼養成本。長遠來看,價格是會越來越親民的。(齊穎)
標簽: 烤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