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要高于保護設(shè)備。
2、接地良好。
3、出線時要承受大電流。它的保護面積是避雷針下的45至60°傘狀區(qū)域。而它越高保護的面積會越大,所以在安裝避雷針時,要注意避雷針和被保護物體的距離要大于5米,因避雷針與引下線能穿透2到3M的空氣中。
1、安裝避雷針,首先需要做好基礎(chǔ)的結(jié)構(gòu),要安裝接地極,就要用角鋼或者專用的鋼材做引下線,與接地極相連接,同時還要預(yù)留連接點,才能夠安裝避雷針,一般用的是圓鋼,而且直徑要超過8毫米,或者用扁鋼制作而成,橫截面積不能夠低于48平方毫米。
2、然后再布置引下線,作為連接避雷針的導線,要高出屋面,然后在地面以上達到2米,最起碼要準備兩個。沿著屋頂四周鋪設(shè)大概5米的距離,從而能夠?qū)⒈芾揍権Q起來。
在雷雨天氣,高樓上空出現(xiàn)帶電云層時,避雷針和高樓頂部都被感應(yīng)上大量電荷,由于避雷針針頭是尖的,所以靜電感應(yīng)時,導體尖端總是聚集了最多的電荷。這樣,避雷針就聚集了大部分電荷。避雷針又與這些帶電云層形成了一個電容器,由于它較尖,即這個電容器的兩極板正對面積很小,電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說它所能容納的電荷很少。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電荷,所以,當云層上電荷較多時,避雷針與云層之間的空氣就很容易被擊穿,成為導體。這樣,帶電云層與避雷針形成通路,而避雷針又是接地的,避雷針就可以把云層上的電荷導入大地,使其不對高層建筑構(gòu)成危險,保證了它的安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