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財產風險:房屋過戶是房產交易中最為關鍵的步驟之一,只有確定過戶完成,買賣雙方才能達成合法有效的房屋買賣合同。如果在過戶前,將房屋財產權轉移給買方,而買方未能真正完成購買,比如出現意外等情況,就會有財產損失的風險。
2、法律風險:如果房屋提前過戶,并且交易未能完成,又無法找到買方,將會給賣方帶來一定的法律風險。比如,如果買方未能真正完成購買而賣方掛失,房屋產權交接等環節都將面臨一定的法律糾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稅務風險:如果房屋提前過戶,賣方會失去一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在按照行規,出售個人住房是可以免稅的,但提前過戶會失去這一優惠,從而增加了賣方的稅金負擔。因此,建議在房屋過戶前,應等待交易的所有款項全部付清,確保雙方達成協議并進行過戶手續。
1、確認產權的可靠度
注意產權證上的房主是否與賣房人是同一個人;產權證所確認的面積與實際面積是否有不符之處;驗看產權證的正本,而且到房管局查詢此產權證的真實性。
2、考察原單位是否允許轉賣
確認標準價購買的公房出讓時是否已經按成本價補足費用或者與原單位按比例分成;大部分公房進行房改時原單位都保留優先回購權,因此要確認原單位是否同意出讓;一般來說,軍產、院(醫院)產、校(學校)產的公房必須要原單位蓋章后才能出讓。
3、查看是否有私搭私建部分
是否有占用屋頂的平臺、走廊的情況;或者屋內是否有搭建的小閣樓;是否改動過房屋的內、外部結構,如將陽臺改成臥室或廚房、將一間分隔成兩間;陽臺是不是房主自己封閉的,這牽涉到陽臺面積應該怎么計算的問題。
4、確認房屋的準確面積
包括建筑面積、使用面積和戶內的實際面積;產權證上一般標明的是建筑面積,最保險的辦法是測量一下房屋內從一端墻角到另一端墻角的面積,即所謂地毯面積。
5、觀察房屋的內部結構
戶型是否合理,有沒有特別不適合居住的缺點;管線是否太多或者走線不合理;天花板是否有滲水的痕跡,墻壁是否有裂紋或者脫皮等明顯問題,這些都應該注意。
6、考核房屋的市政配套
打開水龍頭觀察水的質量、水壓;打開電視看一看圖像是否清楚,能收視多少個臺的節目;確認房子的供電容量,避免出現夏天開不了空調的現象;觀察戶內、外電線是否有老化的現象;電話線的接通情況,是普通電話線還是ISDN電話線;煤氣的接通情況,是否已經換用天然氣;小區有無熱水供應,或者房屋本身是否帶有熱水器;冬天暖氣的供應以及費用的收取,暖氣片數夠不夠,暖氣溫度夠不夠。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