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攝圖網
3D打印技術的潛力正在逐漸被發掘,并且正逐漸改變著傳統制造方式。
(相關資料圖)
據媒體報道,蘋果公司正在測試使用3D打印技術生產其智能手表的鋼質底盤。這項技術有望帶來制造方式的重大變革。
目前蘋果使用傳統工藝生產智能手表。在鍛造過程中,先將材料塊切割成接近設備尺寸的較小金屬塊,然后使用計算機數控機床切割金屬,并創建精確的設計和紐扣孔。
據報道,蘋果正在測試一種名為粘合劑噴射的3D打印技術,以創建接近實際尺寸的設備總體輪廓。然后,通過一個名為燒結(SLS)的過程,利用熱量和壓力將材料擠壓成類似于傳統鋼材的底盤。最后,再進行銑削以精確地創建設計和切口。
這項新的3D打印技術不僅縮短了生產時間,還減少了耗材,有利于保護環境。此外,它還有望簡化蘋果的供應鏈。如果與Apple Watches的合作按計劃推進,這家科技巨頭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將這項工藝推廣到更多產品上。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3D打印技術在制造業各個領域的應用將進一步增加。
區域競爭格局:美國是全球3D打印最大市場
2020年美國3D打印產業規模占全球比重34.4%,中國為10.8%。作為3D打印起步較晚的中國,近幾年,抓緊自主創新和研發,雖然和國外的技術還有一定差距,但也一步步朝著精細化和專業發展。當然,國內巨大的市場潛能,也吸引了不少國外3D打印行業巨頭的目光和投資,進一步推動了中國3D打印產業的發展。
3D打印技術:FDM技術最常用
根據知名數據公司Statista于2020年6月3日公布的數據,2020年,全球最常用的3D打印技術是熔融沉積建模(FDM),67%的受訪者在室內使用該技術。選擇性激光燒結(SLS)是2020年第二大最常用的技術,51%的受訪者通過外部服務采用這種技術。
熔融沉積成型(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由美國Stratasys公司發明的技術,1992年,美國Stratasys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基于FDM技術的3D打印機—“3D 造型者(3D Modeler)”,這也標志著FDM技術步入商用階段。
3D打印下游應用領域
根據《Wohlers Report 2020》問卷調查顯示,目前工業中使用3D打印最多的行業是汽車工業,遙遙領先,占比為16.4%。消費領域/電子領域和航空航天則緊隨其后,分別為15.4%和14.7%。
截止2019年底,美國通用汽車已擁有17臺 Stratasys FDM工業級3D打印機,并通過 3D打印為其生產線提速、減重和提升成本效益。2020年8月,GE Additive開發金屬3D打印汽車應用的方案,粘合劑噴射金屬3D打印技術進行工廠化規模應用,將滿足整個汽車行業的制造需求。
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3D打印市場的發展,國家也不斷出臺政策進行產業扶持,2020年2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信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門日前印發《增材制造標準領航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立足國情、對接國際的增材制造新型標準體系基本建立。此外,推動2-3項我國優勢增材制造技術和標準制定為國際標準,增材制造國際標準轉化率達到90%,增材制造標準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行動計劃》對我國3D打印產業進行指導,預計3D打印產業年均增速在25%以上,2020年增材制造產業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結合國家層面政策指導以及國內近6年3D打印產業發展態勢,前瞻預測2025年,我國3D打印市場規模將超過630億元。
總而言之,3D打印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研發投入,技術發展對于3D打印產業規模拓展具有關鍵作用。美國作為科技強國,在3D打印技術,3D打印巨頭企業集中于美國,美國產業規模由此不斷擴大。作為3D打印起步較晚的中國,近幾年,抓緊自主創新和研發,雖然和美國的技術還有一定差距,但也逐漸朝著精細化和專業發展,中國3D打印產業也不斷發展。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3D打印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