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隨著人力不足和最低工資的持續上升,越來越多的韓國商家在選擇使用服務型機器人。此外,由于疫情之后人們對“非接觸服務”的需求增加,服務型機器人在餐飲行業中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韓國機器人產業協會的報告稱,到2022年,僅餐飲店中運行的服務型機器人數量將達到5000臺,比2021年增長了67%,其中七成是由中國制造。
【資料圖】
韓國機器人產業一直以來都是全球機器人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以單位人口計算,韓國每萬人擁有約1000臺機器人,而新加坡為670臺,日本為399臺。根據韓國機器人產業協會的數據,去年韓國餐館運行的服務機器人數量約為5000臺,比2021年增加了67%。預計今年這個數字將翻倍,達到10000臺。目前,僅在首爾地區就有超過5000臺服務機器人在運行,其中大多數是中國制造。
中國制造的服務型機器人在價格和性能方面具有競爭優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制造國家,其在服務型機器人領域的研發和制造能力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
——我國機器人政策歷程圖
服務機器人是機器人產業中的一個細分行業,其政策發展歷程主要與機器人產業的宏觀政策發展相一致。我國早期的經濟發展主要依賴人口紅利,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和低端化的制造水平限制了我國對機器人產業的需求和供給水平。因此,我國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應用方面相對于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晚了一些。我國首次在國家性的規劃綱領中提到“機器人制造”是在2001年的“十五”計劃中,而我國機器人相關政策規劃密集出臺階段則始于2006年。其中,《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首次將機器人技術納入前沿制造業的先進制造技術之列。
——2021年12月中國服務機器人產量超過90萬套
在全球服務機器人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的服務機器人產業正在迅速擴張。根據統計數據,除了2021年7月和2022年4月中國服務機器人的月產量低于60萬套外,從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的其他月份,產量都超過了60萬套。尤其是在2021年12月,中國的服務機器人產量超過了90萬套。
——2021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份額占達到36%
中國的醫療、教育、公共服務等領域對服務機器人有著較大的市場需求,因此服務機器人已經成為機器人行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市場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的市場規模占據了機器人行業總規模的36%,僅次于工業機器人行業。
中國制造的服務型機器人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市場份額。其性能和功能的不斷提升,以及相對較低的價格,使得它們在全球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然而,要保持領先地位,中國制造的服務型機器人需要繼續進行技術創新和發展,并解決相關的法律和倫理問題。通過持續努力,中國制造的服務型機器人有望在全球范圍內繼續取得成功。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