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年來,智能網聯汽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熱門領域,各國紛紛加大力度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作為中國最具活力和創新力的城市之一,上海市嘉定區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將智能網聯汽車作為重點發展領域,并制定了《嘉定區建設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創新高地行動方案》。
(資料圖片)
在8月22日舉行的“高質量發展在申城.嘉定區”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嘉定區委書記陸方舟表示,當前,嘉定區正圍繞智能網聯汽車和電動化、智能化趨勢加快推進相關產業的發展。該行動方案的目標是到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嘉定區將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為智能網聯汽車企業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和便利條件。其次,加強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吸引更多的科研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進駐嘉定區,共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突破和創新。同時,嘉定區還將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提供人才支撐。
智能汽車是集中運用了計算機、現代傳感、信息融合、通訊、人工智能及自動控制等技術,將環境感知、規劃決策、多等級輔助駕駛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系統,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綜合體。當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處于協同式智能交通與自動駕駛階段;到2025年之后將處于智慧出行階段。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價值鏈分布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包括激光雷達、車載攝像頭、車載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生產;中游則是智能網聯汽車的制造,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的制造;下游則是智慧交通、出行服務、物流服務等領域的應用。
從毛利率的角度來看,目前上游的激光雷達和車載芯片的毛利水平相對較高,其中激光雷達的代表性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高達60%。而中游的汽車制造環節的毛利水平較低,附加值也相對較低,這反映出產業重心應該向上游的核心零部件轉移。
這一情況表明,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中,核心零部件的生產具有較高的利潤潛力,而汽車制造環節的利潤較低。因此,產業發展應該注重加強上游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能力,以提高產業附加值和利潤水平。同時,下游的應用領域也需要進一步發展和創新,以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化應用和推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智能汽車產業園分布
目前,我國規模以上的智能汽車產業園區共有22個,分散在湖北、北京、江蘇、上海一帶,全國范圍來看,我國智能汽車產業園聚集度尚低。
現在的“汽車嘉定”已布局汽車軟件園、汽車芯片園,計劃通過軟件和硬件的結合,實現了協同創新,并在汽車芯片國產化方面做出了新的貢獻。未來的“汽車嘉定”將致力于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通過應用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并進一步優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系統,加強協同創新,不斷擴大規模和創新成果,最終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