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銀行旗下理財公司布局直銷渠道的節奏正在加速。近一段時間以來,打造自營App等直銷平臺的理財公司再添多個成員。
對比公募基金等資管產品,當前銀行理財在銷售渠道上仍顯單一。根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理財產品銷售渠道較為單一,主要依賴富有客戶資源的母行或他行。
直銷是理財公司開拓市場的重要渠道,是前者減輕銀行代銷渠道依賴,觸達客戶和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方式。
根據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截至2022年底,開展直銷業務的理財公司已增至16家,較上半年增加3家。另外,絕大多數銀行理財公司均有自己的公眾號,有的公司還可直接在公眾號購買或引流至App購買。這些理財公司不斷加強線上獲客渠道的建設和運營,反映出這一入口前景廣闊,可稱得上是行業共識。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當前理財公司建設有效的直銷渠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方面在投入與產出上,理財公司受制于成立時間不長,信息技術(IT)系統、人才和資金等方面仍有較大負擔;另一方面,搭建直銷渠道僅僅是開始,在投入大量成本以后,理財公司還需通過一系列的營銷、獲客和經營等后續投入,才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對比公募基金在自建線上零售渠道領域10多年后,真正形成一定規模效應的幾乎沒有成功案例,反映出資管機構拓寬銷售渠道,并不僅僅是開發自身App那么簡單,更多考驗的是包括銀行理財公司在內的資管機構,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發展過程中,如何加強獲客、經營和陪伴等客戶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服務能力。
當然,銀行理財銷售渠道多多益善是盡人皆知的道理,理財公司當前階段自建直銷渠道仍有機遇?!掇k法》對于銷售機構的嚴格限定,有助于理財公司平穩起步,為自建銷售渠道提供了難得窗口期,這也考驗當前理財公司通過各種市場化方式,搭建起自身直銷渠道的競爭能力。因為隨著第三方銷售平臺陸續拓寬,渠道競爭格局或將出現變數,這也意味著留給理財公司的時間有限。
銀行理財發力直銷渠道還需修煉多項“內功”。一方面,理財公司可明確定位,走出母行,獨立打造品牌形象,通過建設獨立的多平臺、多樣化品宣矩陣,讓投資者對理財公司品牌建立更多認知和信任。另一方面,銀行理財公司從長遠來看仍需要跟隨財富管理轉型的趨勢,從投資周期和生命周期等多個方面為客戶提供長期陪伴的綜合服務。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