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指出,由英國深度思維公司打造的人工智能體“阿爾法開發”(AlphaDev)已經成功發現和改進了計算機排序算法,這些改進的算法已經被整合到了廣泛應用的C++排序庫中。這項具有開創意義的成果登上了最新一期的自然雜志,并且也成為了十多年來首次對C++庫進行的重大更新。這一突破性進展得益于“阿爾法開發”的強大的人工智能處理能力和深度思維,展現了人工智能技術在計算機領域中的潛力和應用前景。
GPU、FPGA、ASIC成為人工智能芯片行業主流
當前,人工智能芯片根據其技術架構可以分為CPU、GPU、FPGA、ASIC、類腦芯片;按照其在網絡中的位置可以分為云端AI芯片、邊緣AI芯片、終端AI芯片;根據其在實踐中的目標可以分為訓練芯片和推理芯片。人工智能芯片憑借強大的算法承載力和超高的處理速度,廣泛應用于多種場景,比如智能人臉識別或智能語音識別,處理超高數據庫的服務器大數據分析,隨時處理變化的交通信息及各類傳感器信息的自動駕駛領域,以及機器人的智能化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AI芯片市場持續火熱,GPU市場占比最大
中國人工智能芯片在未來幾年將持續成為發展重點,GPU、FGPA、ASIC是中國人工智能芯片行業的發展主流,其中,GPU最初設計用于加速3D圖形的渲染,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GPU變得更加靈活、可編程性更高,使得開發人員科研利用GPU強大的功能來顯著加速高性能計算、深度學習等領域的額外工作負載。根據IDC披露的數據,2021年上半年中國人工智能芯片行業中,GPU顯著成為實現數據中心加速的首選,占有9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ASIC、FPGA、NPU等非GPU芯片占有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少,整體市場份額接近10%。
GPU市場規模持續上漲
國內人工智能芯片市場需求持續擴大,其中GPU以科學計算型為主,其憑借計算能力強、產品性能成熟的優點,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場中占據優勢。根據測算,2021年中國GPU服務器市場規模為285.8億元;預計未來2023-2025年中國GPU服務器市場規模將會持續上漲。
國產GPU在性能方面與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在加速縮小。在圖形渲染GPU方面,景嘉微的JM9系列圖形處理芯片性能與英偉達GeForceGTX 1050相近。雖然景嘉微的產品與國際尖端GPU存在著極大的差距,但作為一顆由中國企業完全獨立研發、采用正向設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PU,已經有長足的進步。
中郵證券認為,ASIC國產替代正當時,FPGA發展機遇大。ASIC市場未形成壟斷,國產廠商仍存在可觀的機會搶占市場。另一方面,與其他AI芯片相比,FPGA芯片開發門檻較高,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存在壁壘。中國FPGA廠商仍處于起步階段,但是隨著5G、AI產業化帶來的巨大需求,國內FPGA企業技術有望不斷實現突破,迎來快速成長。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