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求促進發展,微器件未來可期
(資料圖片)
近年來我國數碼產業蓬勃發展,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引擎之一。而集成電路和泛半導體微觀器件是數碼時代的基石,其發展更是影響了群眾的生活及生產方式。隨著市場對于半導體器件“輕薄化、多功能、低成本”的需求愈發顯著,半導體產品不斷向“微型化”發展,衍生自“微觀器件”的“微器件”概念也開始頻頻出現在大眾的視野。
微器件是指線寬在微米乃至納米級別的半導體器件,主要包括集成電路芯片、LED外延片、功率器件、MEMS、微型傳感器等微型半導體器件,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光伏、消費電子及顯示器件等領域。
圖表1:微器件的定義及應用領域
微器件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的核心和基礎,其亦是各國戰略性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體現。根據PrecedenceResearch的數據,2022年全球微電子器件的市場規模約為3304億美元,同比上升3.8%。
圖表2:2019-2022年全球微電子器件的市場規模走勢(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PrecedenceResearch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全球范圍內,亞太地區是僅次于北美地區的第二大微電子器件市場。其中,我國占據全球市場規模的16%左右。2022年,我國微電子器件的市場規模約為520億美元,年復合增速為5%左右。
圖表3:2019-2022年中國微電子器件的市場規模走勢(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PrecedenceResearch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年來,我國已有不少企業在微器件領域進行了相關布局,并應用于電源、生物醫療、顯示等領域。隨著微器件在新興產業的深度應用,我國微器件市場規??焖僭鲩L,行業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圖表4:2022年中國微器件市場主要企業競爭格局
產業基礎夯實,全力發展微器件
近年來,我國緊扣科技自立的戰略綱領,高度重視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多次提出重點發展小型化的半導體器件,建立健全的產業鏈配套體系。廣州市為貫徹國家關于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戰略,落實廣東省培育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工作要求,勇當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排頭兵,提出將打造“一核兩極多點”的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布局,現階段已聚集了越海集成、粵芯半導體等多個“鏈主”,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聚集。在2023年2月,廣州更是成立了2000億元母基金,將重點投資半導體、新能源等領域。
增城區作為“一核兩極多點”中的“一極”,主要聚焦以智能傳感器和芯片制造為核心的泛半導體產業,加快大灣區智能傳感器產業園項目落地建設。近年來,增城打響了以“泛半導體”為核心的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重點發展智能傳感器產業,并加快建設資金、人才、技術等全產業鏈配套體系,引導智能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以來,增城區引進了越海半導體封裝、廣東微納技術研發中心、C2K柔性半導體、廣州灣區智能傳感器產業集團、增芯科技等泛半導體暨微器件上下游項目,可見其泛半導體暨微器件產業鏈集成效應已初步顯現。
扶持政策加持,覆蓋產業全鏈條全周期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增城區出臺了《增城區促進科技創新發展扶持辦法(修訂)》、《增城區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等多個政策,從健全完善產業鏈條、提升產業創新水平、全面保障生產要素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全鏈條全周期的支持服務。
在健全完善產業鏈條方面,增城區從項目的引進、落地、經營等方面提供補助;對引進項目可最高獎勵500萬元,對項目落地最高獎勵300萬元,對項目經營最高獎勵300萬元。在提升產業創新水平方面,不僅對于技術攻關可最高獎勵1000萬元,還對研發費用給予最高500萬元的補助。在公共平臺建設方面,增城區按平臺固定資產投入的40%給予獎勵,最高支持2000萬元。在全面保障生產要素方面,對人才培育、辦公用地、生產用電、項目建設等方面提供了補貼支持。其中,增城區對辦公用地、生產用電最高補助500萬元。
此外,增城區正在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針對泛半導體(智能傳感器)研究精準扶持政策,《增城區泛半導體(智能傳感器)產業園規劃》也正在編制中。
圖表5:《增城區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政策解析
廣州東部樞紐點睛一筆,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除政策支持之外,增城區還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其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是廣深兩大都市圈銜接節點,亦是穗港深黃金走廊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市委書記在2022年“兩會”上賦予了增城規劃建設“廣州東部樞紐”的重大使命,使得增城區的區域優勢更為突出。
資料來源:增城區政府官網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結合市場需求、政策支持、區域優勢等多方因素,可見增城區對微器件產業的發展報以空前的期望,亦可看出增城區的發展決心。未來,增城區將成為大灣區微器件產業發展的閃亮名片,助力我國半導體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