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國產電影評論”電影《小馬鞭》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電影《小馬鞭》研討會現場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銀璐攝
《小馬鞭》是一部勵志題材影片,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策劃,天山電影制片廠拍攝出品。影片以新疆阿勒泰地區推行“馬術進校園”為背景,講述了愛馬的草原男孩昂薩爾,克服種種困難,終于騎著自己的馬“飛來克”逐夢賽場的故事。
【資料圖】
影片由董新文、高黃剛編劇,董新文、夏普卡提·木拉提導演,主要拍攝地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展現了草原牧區在四季流轉中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
研討會上,與會十幾位專家學者認為,《小馬鞭》作為一部兒童電影,主題積極向上,情節生動質樸,畫面清新明麗,包含民族團結、鄉村振興等多個層面,在主人公打動人心的勵志旅程中,融入了新疆優美的自然風光,人與人之間的互助關愛,發展素質教育的積極成果,實現了故事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有突出的現實價值。
電影《小馬鞭》中昂薩爾(左)和小伙伴美麗 天山電影制片廠提供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認為,《小馬鞭》回歸了兒童片的本色,孩子的成長不是通過苦難,而是通過身邊人身邊事的激勵,去逐步認識世界,獲得成長,這才是主流的,能讓觀眾產生共情的。這部電影傳遞出的平靜、清新、自然,是國產兒童電影創作最需要的氣質。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說:“電影用精湛的制作和溫情的講述,展現了新疆的民俗文化之美,人與馬的故事中展現的力量、勇氣、擔當,既是電影美學一次暢快淋漓地表達,也滿載著中國當代審美的自信與自豪,非常能代表新疆大地呈現的精神狀態?!?/p>
電影《小馬鞭》中少年騎馬馳騁草原 天山電影制片廠提供
《小馬鞭》圍繞孩子和動物講故事,這是影視創作中最難駕馭的對象,但也成為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張同道說:“孩子與馬的情感交流,實現著心靈治愈,映襯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影片里人、景、物的純凈和質樸,會讓一種‘奔向新疆’的激情油然而生?!?/p>
“近年來,國家電影局持續鼓勵兒童題材影片的創作,《小馬鞭》是天山電影制片廠在創作生產多樣化上的一次創新突破,在著力解決少數民族兒童題材影片短缺的問題上,邁出了重要一步。”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電影處副處長崔東利說。
本次研討會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主辦,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支持,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文化研究部、天山電影制片廠承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