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河南新聞6月27日電 (王宇 謝書芳 李 宇)6月25日,在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五女店鎮大王寨村錦鴻包裝社區工廠,全自動天地蓋成型機高速運轉,一個個紅色的高檔禮品盒順利下線、裝箱待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該企業負責人袁紅建介紹,他們每分鐘生產35個成品,主要用于酒、茶葉、圣誕禮物等高檔物品的包裝,銷往美國、新加坡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2022年產值達1000多萬元,今年前5個月,產值就突破了1800萬元。
“我們的產品主要用于出口,一是通過天津港銷往美國,二是通過歐亞班列銷往歐洲,一箱高檔禮品盒在國外可以賣到80美元,全廠60名工人月均收入3000多元。”袁紅建說。
在“五星”支部創建中,大王寨村按照建安區委、建安區政府的統一部署,堅持“村內建社區工廠,村外建現代農場”,在探索農村產業振興方面走在前。在大王寨村現代農場,1100畝的豆丹養殖喜結碩果,畝均增收1萬多元,僅一個季度為務工農民發放工資300多萬元。
在大王寨村黨支部書記王春良看來,通過創建“五星”支部,他們嘗到了甜頭,政策機遇不斷傾斜,龍頭企業回鄉投資農業產業,加快了轉型步伐,中原集團公司就是回鄉投資發展農旅產業的典型之一。
“建安區打造的東部旅游養生產業帶蘊含的商機和大王寨村打造的優美環境吸引他回鄉投資發展現代農場,流轉大王寨、軍王等村土地2000多畝,發展有機生菜種植、葡萄種植、洋蔥種植等五大現代農業板塊。”中原集團公司總經理王紅軍說。
據了解,為推動社區工廠和現代農場提質升級,建安區出臺獎勵辦法,實施星級評定,按照一二三四五星標準給予不同的資金補貼和政策扶持,激勵更多企業和民間資本投資農村產業發展。
“建安區為他們提供了廠房租金補貼、稅收補貼和招工服務,在這里投資節約成本40%,發展產業信心更足。”袁紅建說。
對產業發展充滿信心的不僅有企業家,大王寨村群眾也從中受益。大王寨村在全市率先探索農村“三變五合”改革,在“三變五合”改革中,大王寨村堅持走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路子。2018年成立了土地、勞務、置業、旅游等五大合作社,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合作社+農戶”的“雙綁”機制,依托勞務合作社,對接中原集團公司等企業,組織本村263名建筑工匠加入了合作社。
同時,大王寨村還積極發揮土地合作社的作用,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形式,發展葛根等特色種植業,帶動群眾參與率達60%以上,“土地入社分股金、外出務工賺酬金、在家進廠掙薪金”成為該村群眾增收致富的生動寫照。
產業興旺,農民受益。目前,通過“五星”支部創建,大王寨村錦鴻包裝社區工廠發展代工點8個,帶動8個村群眾增收致富,235戶在市區購買了商品房,群眾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