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 王潔涵
本報訊 “先通風,再進行氣體檢測,經氣體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井作業。”近日,在市北污水處理廠,一場有限空間從業人員安全實操培訓緊張而有序地進行。穿戴空氣呼吸器和通風機架設、安全帶穿戴和三腳架搭設、心肺復蘇和氣體檢測等實操培訓項目中,參訓者們全神貫注,盯著專業培訓師的每一個動作要領。
為進一步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有限空間作業防范意識,提高有限空間應急處置和救援能力,2023年湖州市工貿企業有限空間從業人員安全培訓第一期于當天舉行。活動由市應急管理局主辦,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湖州市湖水安建培訓學校聯合承辦,全市涉有限空間企業安全負責人共50余人參加。
“有限空間作業是安全事故多發的領域,本次培訓采取‘理論+實操’模式,并現場開展安全考核,讓參訓人員充分認識到有限空間作業的高風險性以及掌握如何規范作業、正確施救,提升有限空間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市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本次培訓是自去年市水務集團與市應急管理局簽訂湖州市有限空間作業實訓基地合作共建協議以來,聯合舉辦的首期有限空間從業人員安全培訓。依托市水務集團下屬子公司湖州市湖水安建培訓學校豐富的有限空間作業經驗,為全市開展有限空間作業技能培訓等提供專業共享平臺和師資資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