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邱云紅 科技日報記者?趙漢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88.73億元,這是今年昆明市規上企業和科研機構2022年研發投入數,較上年增長10.06%。其中,昆明高新區規上企業研發投入數較上年增長42.11%,創歷史新高。
862家,這是今年以來昆明市遴選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申報入庫的企業數,通過加大科技企業源頭培育力度,建立起“小升高、高變強、強上市”的梯次培育體系。
115場次,這是今年以來昆明市科技局“政策直通車、服務零距離”科技服務團主動上門服務次數,已累計服務創新主體1523家。
近年來,昆明市堅持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人才培養一體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政策鏈一體部署,全面提升了科技創新綜合實力。目前,昆明市科技局正推出“2023年勇當全省科技創新排頭兵行動”,深入實施“7個攻堅”行動,加快推進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位于昆明高新區的云南省貴金屬新材料產業園。受訪者供圖
強化協同聯動,優化營商環境
聞泰科技是全球領先的集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于一體的半導體、產品集成和光學模組企業,主要為全球客戶提供半導體功率器件、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手機、平板、服務器、物聯網、汽車電子等終端產品研發制造;光學模組的研發制造服務。
作為聞泰科技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和云南省重點項目,占地約654畝的聞泰昆明智能制造產業園“落地”春城,成為聞泰科技產品集成業務目前在全球投資最大的產業園區,主要生產各類智能終端產品,成為集辦公、生產及配套區、倉儲中轉區、員工生活和公共設施于一體的綜合園區。2022年,聞泰科技實現營業收入達到580.79億元。
作為省會城市,春城昆明是全省的“標桿”“龍頭”,也是云南的“名片”“窗口”,昆明匯集了全省90%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69%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80%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昆明科技強,云南科技才能強;云南科技要強,昆明科技必須先強。”云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學勤說。2022年,昆明為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既定目標任務作出了重大貢獻,732家企業報國家備案,超額完成107家,高新技術企業報備數和新增高新技術企業數分別占全省的69.25%、67.53%。
“部門協作,市縣聯動就有合力。”安寧市工業和科學技術信息化局副局長楊子月說。近年來,安寧市全社會研發投入連續3年保持在50%以上的增速,2023年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創新型縣(市)。
為推動形成全市科技創新要素“一盤棋”格局,昆明市科技局變管理為服務,提出以更深層次的改革引領轉型,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今年4月,昆明市科技局聯合市公安局、市政務服務局聯合開展外國人才工作居留許可“一站式服務”試點工作,在全省率先實現“一套表單、材料互認,一站服務、同步申請,一次辦結、聯動審批”的工作模式,有效提升了涉外服務的便利化水平,直接減少申請材料30%、縮短審批時限50%以上。
雙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攝
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核心技術攻關
云南沃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人用疫苗等生物技術藥研發,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科技生物制藥企業。
據沃森生物定期財報顯示,2022年沃森生物研發費用支出較上年增長50.11%,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18.34%。以技術創新為發展核心驅動力,2023年一季度,沃森生物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更是達到21.49%,自主研發投入持續發力,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率居同行業前列。
“沃森是昆明市實施研發投入攻堅行動、增強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一個縮影。”昆明市科技局黨組書記楊文志說。2023年,昆明市立下各縣市區、各創新園區研發投入增長20%的目標,同時強化政策引導,激發創新主體研發投入意識,2023年,昆明市省級研發經費投入獎補資金達到8566萬元。
此外,昆明市持續遴選高新技術企業“種子型”企業。今年以來,已有862家企業“入庫”。目前,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在庫企業達到3000多家,近期將完成2023年第一批高企認定評審工作,參評企業將突破165家,評審通過率預計超過80%。
昆明市科技局局長刀福東介紹,截至目前,昆明市生物制藥領域高新技術企業245家,較上年增長22.5%,202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87.26億元,較上年增長24.59%,已初步形成以云南白藥、沃森生物、昆藥、貝泰妮等高新技術企業為龍頭的生物醫藥領域產業集群。
此外,昆明市科技局目前已收到各單位報送共性核心技術攻關項目200余項,經梳理、篩選,遴選出60余項項目進入備選庫。在工信部公示的第三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名單中,由昆明市科技局立項的“基于高原地貌應用場景下新能源助推鄉村振興試驗示范”項目入選國家第三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項目。
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東區。受訪者供圖
人才支撐,加快科技成果供給
在昆明市東北偏遠的祿勸縣,活躍著一支中藥材產業科技特派團。
今年5月,由云南中醫藥大學教授、祿勸縣中藥材產業科技特派團團長饒高雄率隊,祿勸縣中藥材產業科技特派團深入縣域多個鄉鎮和實地,開展了以當歸產業為主的集中培訓。圍繞祿勸縣中藥材產業破解一些關鍵難題,認真踐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為當地“一縣一業”中藥材產業精準賦能。
昆明市實施服務民生攻堅行動,打造云南科技創新支撐鄉村振興的樣板,推薦脫貧縣區的9個村申報科技創新示范縣村;2023年,從駐昆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中選派了921人深入全省89個“三區”縣,面向產業、企業、鄉村、農民開展科技服務和結對幫扶;鼓勵和引導省內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科技創新人員服務于全省中小微企業,2023年,向省科技廳推薦省級科技特派員196名。 ?
云南四葉草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為主業的科技企業。日前,該公司組織開展了一場“校-企-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接會。對接會上,昆明理工大學帶著上千件專利技術成果,向在場的中小微企業和平臺機構進行推薦。“搭建成果轉化平臺,市場需求倒逼研發,或將成為提升專利技術轉化效率的利器。”該公司總經理韓明輝說。
目前,昆明市正進一步完善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實施辦法,推動駐昆大院大所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轉化、就地應用。
此外,昆明市大力實施人才培養、引進攻堅行動,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實施開放合作攻堅行動,提升對外交流合作水平。今年1月,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遺傳資源與進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施鵬研究員榮獲“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為昆明市再添1項科技領域國家級榮譽;今年5月,昆明市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站領銜人杜官本教授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在做好“兩院”院士在科研服務工作方面,昆明市科技局組織開展院士自由探索項目2個,提前完成全年工作目標;加緊“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實體化運營的前期籌備工作,借助“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加強和國內外科研機構、創新主體的務實合作,不斷取得新成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