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
6月10日,以“多彩的地球 多樣的生命”為主題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宣傳活動在海南??诶_帷幕?;顒悠陂g,海南將舉辦世界遺產主題巡展、學術研討會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向大眾展示世界遺產的魅力,提升社會各界對中國世界遺產以及“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申遺項目的認知度。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二級巡視員袁小虹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中國是世界上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不僅是大自然留給中國的寶貴遺產,也是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中國,自然遺產與自然保護地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載體,有效保護了中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物種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近30%的重要地質遺跡。各類自然遺產與自然保護地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中國響應人類命運與共、永續發展的國際共識,正為世界遺產保護管理貢獻“中國智慧”。
2022年4月,“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預備清單,“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申報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是海南堅持“生態立省”的重要體現,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國國家公園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豐碩成果的重要窗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主任夏澤翰(Shahbaz?Khan)通過視頻發表致辭。他對中國增加了一個世界遺產預備清單感到十分激動。他表示,在世界遺產名錄中,中國有56處世界遺產,其中14處為世界自然遺產地,4處為雙遺產地,數量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多。目前這些世界遺產覆蓋了數百個保護區,它們在解決各種環境問題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世界各地遺產保護中積累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都可以提供給中國,幫助中國完善國家公園體系。
“海南已經正式啟動‘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項目的世界遺產申報工作,正委托專業技術團隊開展世界遺產申報材料的編制工作和相關配套工程。”海南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新民表示,海南將充分尊重古老文明和生態環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和宣傳推廣,積極推進申遺工作。
借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宣傳活動良機,海南將邀請國內外世界遺產地代表、高校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研究者等嘉賓來瓊參加世界遺產學術研討會,圍繞世界遺產價值和全球意義、世界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展開探討,并實地深入走訪東方白查村、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片區和五指山黎峒文化園、牙胡梯田等地,近距離了解海南熱帶雨林及黎族傳統村落,為海南申遺出謀劃策。
(海南省林業局供圖)
標簽: